這玩笑也是半是玩笑,半是鼓勵。
“好,我來說。”管亥仿佛下了多大決心一般,看得身邊的張楊、趙雲都忍不住輕笑起來。
賈詡和法正可不敢小瞧管亥,這可是征西軍團的軍團長。
雖然他們不知道“軍團長”是個什麼官銜,但肯定不比皇甫嵩這個左將軍的位置低。
“請去惡賜教。”
管亥理了理思路,才故作高深地開口。
“要想打破知識壟斷,就要知道為什麼會有知識壟斷。”
蔡成在一旁真的吃喝起來,同時也笑眯眯地看著管亥,並給他鼓勵。
管亥看到了蔡成鼓勵的眼神,信心頓時暴漲。
他管亥管去惡怕過什麼?
當年既然敢造朝廷的反,就已經說明他是天不怕地不怕了,今天怎麼會被幾個所謂的“天下大才”給嚇住呢?
天下大才?
我呸!
除了我家公子,天下有誰敢稱“大才”?
管亥膽氣頓時壯了起來。
反觀賈詡、法正,兩人聽得很認真,眼神正在說明,希望管亥快點講下去。
“其實,知識壟斷不是有人刻意而為。孔聖就說過,有教無類。一千多年傳承下來,如今讀書人的數量,比起孔聖那時,不知道多了多少。
“那是怎麼造成的呢?成本。讀書的成本太高了。
“在紙張出現之前,所有書籍均用獸皮、竹簡。其中,又以竹簡為多。
“凡是刻過竹簡之人,均知刻竹簡是費時費力。
“所以,古人留下的典籍,都是言簡意賅。無非就是想少刻幾個字,省些力氣罷了。
“正因為如此,讀書才需要有三大成本。
“成本之一,拜先生。無論是蒙學先生,還是拜師,都需要相應的付出。至少,貧困人家是請不起先生的。
“可不請先生又不行。因為前賢典籍晦澀難懂,如果沒有先生指導,僅靠個人去摸索,可能一生都未必能夠明白。
“成本之二,紙張。
“學寫字倒還好,可以直接製作一個簡易沙盤,然後用木棍在沙盤上書寫。
“可如果要想把先生講解的重點記錄下來,或者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就必須要用紙張了。
“當然,也可以刻竹簡。但前麵我已經說了,費時費力,大大影響了學習的效率。
“所以,要普惠教育,真正實現孔聖的‘有教無類’,就必須把紙張的成本降下來,一直降到普通農戶用起來都不心疼的程度,降到紙張除用來書寫之外,還可以用來擦嘴、擦手,甚至是擦屁股的程度。”
說到這兒,管亥有些挑戰式地看著其他人。
他這麼說,是因為這是當年蔡成給他們講課時的原話。
當時所有的學員,聽到“擦屁股”時,頓時哄堂大笑。讀書人覺得不雅,莽夫覺得爽快過癮……
如今,管亥也想看到哄堂大笑之景重現,結果,沒人理他,不是在繼續吃喝,就是在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