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亥鬨了個沒趣,隻好馬上繼續說了下去。
“成本之三,傳播。
“傳播知識的最佳途徑是什麼?啟蒙靠先生,傳播靠書籍。
“如果書籍都是由竹簡構成,不僅鐫刻之時費時費力,就連攜帶都不方便。
“比如我就很喜歡讀書,可我又要帶兵出征。如果隨身帶上幾部竹簡書,倒是沒有什麼。
“可我護民軍將士,人人讀書,每人讀的又都不一樣。如此,我護民軍出征後,僅僅是攜帶書籍,就要占用很多車輛。
“如此,就不是軍隊,而是學子結隊遊覽了。
“所以,紙張出現後,也出現了紙張書籍。
“不過,紙張書籍都是一筆一劃書寫出來的。這同樣費時費力。
“好在我家主公,也就是成公子,不僅發明了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左伯紙,還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所以,我們護民軍三十萬將士,出征之時,起碼攜帶了十五萬種書籍,全部都是紙質書籍。
“我們隨時可以閱讀。如果遇到戰事,這些書損失了,也沒什麼,因為東萊藏書館中都有原本。我們隨身攜帶的,都是印刷廠印製出來的。
“成公子還說過,左伯紙不僅要繼續降低成本,而且還要多樣化。比如說印刷用紙、毛筆用紙、鉛筆用紙、鋼筆用紙等,都要區分開來。
“在青州,不僅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孩子必須要進大學堂讀書,而且免去所有學費和一日三餐的費用。就連想做農莊莊主,都必須要進夜校學習識字、寫字。
“我家主公說過,普及教育,是萬年大計,容不得絲毫馬虎,也必須要有足夠的投入。”
管亥雖然沒有直接給出“普及教育才能打破知識壟斷”的結論,可在座所有人都聽懂了這個意思。
管亥不僅說出了如何打破知識壟斷,還說出了青州早已開始踐行。
這次,不僅賈詡、法正聽明白了,就連孟達都聽明白了。
所有人都被成公子在青州的壯舉震撼得無以複加。
李莽看到大家震驚的神色,自豪地說道:“這算什麼?我在投靠成公子之前,扁擔倒在地上,我都不知道是個‘一’字。可三年之後的我,每天都在讀兵書。
“遇到不認識的字,我手下的那些娃娃,都是我的先生。”
娃娃?
這是怎麼回事?
怎麼會把自己的手下,說成是娃娃?
看到大家困惑的眼神,管亥笑著解釋。
“我護民軍隻招收十四歲到十六歲的少年。這些少年並不直接入軍,而是在訓練營做預備役。至少要訓練兩年,並考核合格後,才可以正式入軍。
“所以,護民軍所有士卒,都是我們親手訓練出來的。他們在訓練營中,不僅要學軍事,還要識字、讀書和上軍事課。所以,我們習慣把他們都稱為娃娃。
“我家主公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不可能有信仰、有戰力的軍隊。
“我們護民軍將士,每個人都知道‘為誰戰’、‘為何戰’、‘為何死不旋踵’等基本道理。
“所以護民軍上下,不僅都識字讀書,而且讀的書還不僅僅是兵書。
“我家主公在這幾年間,每日隻睡三個時辰,每天晚上都要編寫各種書冊,然後交由印刷廠印製出來,然後再交給青州藏書館。
“我們出征隨身帶來的書籍,都是從藏書館借出來的。”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