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的是,他們根本不需要與他們交戰。
隻要他們搶占成皋城,再封鎖住虎牢道,公孫瓚和華雄,就隻能束手待斃。
為何?
當然就是那個“喜”字了。
原來厲誌並沒有前往豫州,而是在汜水對岸的地方,隱藏了下來。
厲誌兩萬兩千兵馬,隨時可渡汜水,封鎖旋門關向東的通道。
蔡成怎麼可能放過從東麵通往洛伊盆地,也就是以洛陽為中心的京畿地區的,幾乎是唯一通道,又有險要關隘阻隔的旋門關呢。
如果何山在此,他一定會吟出成公子的大作《虎牢關》:
兩崖峽束枕洪濤,
自古英雄爭虎牢。
蒼天胡為設此險,
長使戰骨如山高。
這是何山在與蔡成製定總體戰略布局,提到旋門關,也就是虎牢關時,聽蔡成吟誦的。
他當時還忙不迭地記了下來。
當然,他不知道這是蔡成盜取的後世趙秉文的詩作。
有了厲誌在汜水東岸,現在華雄已入虎牢道,哪怕山地師沒有奪取成皋城,這近兩萬兵馬,也陷入了兵家絕地。
不說其他,隻要堵住他們十天時間,他們的糧食估計就會耗儘了。
如果山地師能夠拿下成皋城,那近兩萬兵馬,就隻能聚集於狹窄的虎牢道上,不出三天,他們就得投降。
當然,山地師也必須要拿下成皋城,速戰速決,然後給呂布讓出通道。
於是,白繞把當前的軍情告知了每個將士,告訴他們,這是山地師自建立起來的最大考驗。
眾將士聽了白繞的通告,紛紛叫了起來。
“軍長,你沒來我們山地師訓練過,你不了解我們山地師。”
“軍長,不就是走山路長途奔襲,抵達後根本就沒時間休整,而是要馬上投入戰鬥嗎?那是我們訓練的日常科目。”
“軍長,你看看輿圖,好像比我們平時訓練的奔襲距離都要短,這我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白繞懵了。
他一直帶的都是弓弩軍,還真的不很了解山地師的訓練科目。
哪怕是駐紮在高都的這段時間,他也隻是看著兩個山地師每天在山中奔跑。
他還以為這是在訓練體能呢。
今天聽將士們這麼一說,才知道,他們不僅要訓練翻山越嶺的本事,還要訓練長途奔襲後,馬上投入戰鬥的能力。
各位看官,知道人類曆史上,輕步兵遠程奔襲、抵達後馬上投入戰鬥的巔峰之戰嗎?
中國的立國之戰,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戰役中,我萬歲軍113師,在經過一天一夜戰鬥攻克德川後,沒有歇息,繼續向三所裡迅猛穿插,用14小時,走覆滿白雪的崎嶇山路,奔襲725公裡,用雙腿跑過了聯合國軍的汽車輪子,先敵趕到三所裡,堵住全麵後撤的聯合國軍,創造了輕步兵史的巔峰之戰。
現代的725公裡,約合漢代的175裡。
所以,蔡成在山地師日常訓練中奔襲的極限距離要求是:二百裡。
二百裡的奔襲過程中,每五十裡休息一次,不超過一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