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看到劉協坐在蔡成的肩頭上,笑得“咯咯”的,還揮著小手,對群臣打著招呼。
搞不清狀況,就先跟著吧。
看那成公子到了城門前,有何說辭。
嗩呐還在吹著,戰鼓還擂得震天響。
五裡的路程,頃刻便到。
城頭上的百姓,在治安軍的帶領下,齊聲高呼:“迎陛下回城!陛下萬歲!”
劉協在蔡成的肩頭上開心極了,兩隻手臂不斷朝著城上揮舞。
他沒想到,他返回京都,蔡成竟然給他安排的這麼熱鬨。
到了城門前,隻見王允揮了揮手,皇家儀仗隊馬上停止吹打。
然後王允取出劉協親書《興漢詔》開始高聲誦讀:
漢延四百,屢遭磨難。
內憂外患,常擾社稷。
宦官專權,外戚爭利。
士族藏私,百姓失居。
邊關之兵,擅自入京。
對峙京城,群臣失音。
呂賊刺父,董賊專權。
屠戮朝臣,擅行廢立。
毒殺太後,鴆斃少帝。
靡靡雨雪,長天哭泣。
惶惶大漢,如至穀底。
蒼天庇佑,群雄奮起。
烈日昭昭,星光璀璨。
各方勤王,齊聚京畿。
生擒董賊,逐走呂逆。
重立朝綱,漢祚永繼。
協指洛水,望天而祈。
青州開新,大漢再起。
維護漢室,靖安社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地之心,新農體係。
臣民歡騰,外敵戚戚。
所謂漢土,日月所照。
所謂漢民,山水所及。
漢之精神,傳之四海。
漢之文明,承天載地。
群臣儘佐,萬眾心齊。
巍巍大漢,永世矗立。
這篇蔡成授意,蔡琰擬稿,王允審核,劉協抄撰而來的《興漢詔》,被蔡邕改名為《興漢賦》,載於史冊。
誦頌完《興漢賦》之後,王允再次大聲吆喝:“敲響《歡樂鑼鼓!》”
瞬間,在龍輦兩側,推出百輛小車,每個車上站一身著護民軍軍服之大漢,雙手掄著鼓槌,“咚咚呼”就是一個三連擊,聲震蒼穹。
緊接著,鼓車後麵,又跑出一百條漢子,立於鼓車之側,手中小槌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清亮的鑼聲,直揚九霄。
隨之,便是喧天鑼鼓,裡麵隱含威勢、透著歡快。
嗩呐手不甘示弱,高亢的嗩呐聲,瞬間回蕩在京都上空。
城上百姓、城下群臣哪裡見過這個?
鑼鼓他們當然都見過,可他們沒見過嗩呐呀,更沒有聽過嗩呐曲。
於是,一派歡天喜地朝著他們撲麵而來。
他們在這歡樂鑼鼓中,能夠感受到,這是曆經血戰的大將軍凱旋而歸,這是大豐收後農戶的歡聲笑語……
其中飽含著舉國歡慶、萬眾沸騰之意,更能看到大漢強盛、萬邦來朝之景……
而裡麵間雜著的嗩呐之聲,恰恰把這些氣氛烘托到了極致,直入九天。
在歡樂鑼鼓中,凜冬的嚴寒已經悄然消失,肅殺的雪景更顯山河壯麗。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