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所有官吏就震撼當場。
這些孩子先翻看各種賬本,然後就會做出各種表格。
然後震撼的場麵出現了。
那些娃娃,一手上下翻飛,“劈裡啪啦”打起算盤,另一手則翻著賬本。
一旦有數據錯誤,馬上會用紅筆記錄下來,再核算一遍。
準確無誤後,他們才繼續核實尚未核實的數據。
每核實完一部分,就把核算出來的數據填入事先做好的表格。
那速度,一個人能夠趕上原來官吏的五六個人都不止。
關鍵是,填寫到表格中的內容,旁邊的官吏都看不懂。
他們當然看不懂,那可是成公子發明的“大漢數字”。
官吏們恐懼了。
如果這一個孩子都能頂上他們五六個人,那京都的官吏豈不就會多出很多?
新丞相就任,朝府還會養閒人嗎?
豈不是要淘汰五六成?
這還不算完。
三個孩子核算完表格上的數據後,會交給餘下的兩個孩子。
這兩個孩子根據這些表格,會做出各種表格和各種圖形,也不知道有什麼用。
然後,這兩個孩子再次劈裡啪啦打起算盤,把統計好的數據重新計算後,填寫入新的表格。
很多看官都知道,這就是後世的統計學和審計學。
新的學科出現,辦公效率會極大的提升,冗餘的官吏就要麵臨淘汰。
在就業的壓力下,剩下的官吏,還敢不好好做事嗎?
不僅隻有這五個孩子在核查賬務,隨行而來的青、冀、幽、並四州的官吏,同樣在清點其他方麵。
他們就是前來接手朝府的人手。
蔡成和朝臣在忙什麼?
他們都在宮中,讓朝臣們陪著,開始針對宮中的嬪妃、宮女、太監,逐一登記。
關鍵是,登記後,還要讓他們表態,是想繼續留在宮中,還是想返鄉,過正常人的生活。
已經無家可歸的人,可進入工坊裡做工。每月有至少百錢的工錢,以及遣返補貼。
年老後,可進入養老院,由朝廷負責養老。
而且,如果有想再嫁人的,也可以嫁人,官府並不乾預。
關鍵是,嬪妃和宮女都可以改名換姓,讓人不再知道他們過去的經曆,也沒人知道他們去往何處。
朝臣們都明白,蔡成就是想清空皇宮。
蔡成如此處理的理由是:陛下對皇宮內的人,都沒有好印象。
至於真正的原因,所有人都明白。
宮中被袁紹大肆屠殺後,又被董卓糟蹋,宮中之人,已經沒有留下的必要了。
至於以後是否還會招納太監入宮,蔡成沒說。
不過,朝臣此時根本不可能想到,蔡成從今日開始,要取締太監。
如此缺乏人性的存在,本就不該存於世上。
半天忙活下來,除個彆年紀大的太監外,餘下的太監,包括嬪妃、宮女,竟然沒人願意繼續留在皇宮。
而且,絕大部分人都表示要去工坊做工。
至於他們新的姓名,以及會去哪裡,就沒人知道了。
因為負責登記他們新的姓名及去向的,隻有紫金衛,而且都是單獨處置的,根本不會為外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