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這些人都是打著儒家的幌子,可蔡成知道,諸子百家已經開始複活了。
可今日的朝臣,仿佛發現了一個極大的契機一般,從初始的凝重,漸漸有了一絲喜形於色。
你竟然敢擅改祖製?那要看天下讀書人答不答應。
這不正是起兵討伐成公子的理由嗎?
成公子雖然兵強馬壯,可現在他要掌控的地方太多。除青州外,其他所有州最多也就掌控了一年,根基尚未穩定。
更何況還有地廣人稀、冰天雪地的三韓,剛剛征服的涼州羌胡、幽州烏桓,同樣是需要派兵駐守,否則隨時都可能狼煙再起。
現在,原來討伐董賊的聯軍,都已去了徐州。
他們將以揚州為後盾,分成幾個方向進攻青州、兗州、豫州。
屆時,再聯絡袁術、袁遺,以及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焉,進攻豫州、司棣和三輔之地,必然讓蔡成顧頭顧不了腚。
哪怕護民軍再強,“討蔡聯軍”也必然把新農體係的根基破壞殆儘。
那時,你蔡成又如何向天下人交待?
這些朝臣們,目前已經迫不及待想再聚楊府,一起商議“討蔡之策”了。
劉虞、劉岱、賈琮、蔡立、王允、盧植六人,同樣是一臉凝重。
他們也在反複斟酌著“君主立憲製”的優劣。
由於想得太入神,連被蔡成取消的禮部,他們都沒有提出質疑。
六人不僅是單獨思考,竟然還湊到一張桌前,小聲地討論著。
不過,按蔡成的評價,這些人中,也隻有劉虞水平最高。
他可是正史上稱為“東漢末年政治家”的。
劉虞想到,按“君主立憲製”,皇權就隻剩下內閣成員的任免權、監察權和軍權。
也就是說,皇室血脈從此無虞。
由能人來治理國家,國家會治理得更好。
而這些能人,至少名義上,還是皇帝的臣子。
這種機製,不僅避免了皇室爭奪皇位的殘酷,還避免了血脈傳承導致的不肖子孫上位。
從更深處說,就是國家養活皇室,皇室放手讓能臣治理國家。
如此,皇位還真的不吃香了。
過去爭皇位,不就是爭那生殺予奪、至高無上的權力嗎?
現在這個權力沒有了,和傀儡無異,誰還會去爭呢?
除了皇權喪失和改變祖製之外,似乎“君主立憲製”沒有缺點。
何況,漢朝之前是秦朝。
秦不就是更改了祖製嗎?
正因為其更改了祖製,才會有秦滅六國、一天下。
而在劉虞看來,秦失其鹿,與秦是否更改了祖製無關。
漢承秦製,存續了四百年,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足足思忖了將近兩刻鐘,根本沒關注三公九卿與荀彧之間的唇槍舌劍。
最後,六人都確定,“君主立憲製”確實要比“血脈傳承製”更為先進。
而且,並沒有破壞“君權神授”這一立國之本。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