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過得很快。
今天就是年節的最後一天,破五節。
破五,就是大年初五。
大年初五之所以被稱為“破五節”,就是按大漢習俗,這天要“趕五窮”——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
破五節本就熱鬨,可今天更是熱鬨,可以說是萬人空巷。
何止是京都萬人空巷?
就連周邊縣城的縣令、大族家主,都在兩天前接到了通知,讓他們在今天的午時入京都。
來京都乾嘛?
看公審董卓、李儒兩人。
公審?
這可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新奇事物。
什麼叫公審?
就是當著天下人的麵,公開審理董卓、李儒兩人,把他們兩人犯下的罪惡,公之於眾,公之於天下。
過去,大家隻在菜市口觀看斬殺罪臣,至於被斬殺之人是否真的有罪,其實沒人知道。
而這次,他們看的不是血淋淋的淩遲、腰斬、斬首等刑罰,而是公開審理。
也就是說,董卓、李儒兩人是否真的有罪,在審理之時,所有人都能聽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
為什麼選擇初五?
就是因為今天是破五節呀。
在古代,年節期間,有著很多的禁忌。
比如說不能煮新飯,不能掃除,不能動針線,不能打碎東西等。
而所有這一切禁忌,都在大年初五這一日破除。
所以,大年初五早上,各家各戶就要點爆竹、開始大掃除,煮新米飯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兩項就是送五窮和開市——所有門店開始做生意。
這一習俗,一直流傳到新中國成立後的七八十年代,才逐漸消失。
點爆竹和大掃除,就是為了送五窮出門。
開市則象征著從今日開始,一年都紅紅火火。
可今年又多了一項:吃餃子。
各家各戶的餃子,可是足足凍了五天。
在昨天,禦林軍都再次上門,教大家如何煮凍餃子。
現在,整個京都都知道,餃子是成公子發明的。
而且在大年夜吃餃子,則是象征著團團圓圓、生活美滿。
雖然現在京都人都沒嘗過餃子的味道,可禦林軍發豬肉那天,他們每人可都喝過豬肉湯。
那肉湯太美味了。
京都人也相信了,青州找到了讓豬肉不再腥臊的方法。
豬肉不腥臊,那就隻剩下香了。
禦林軍自然沒有放過宣傳新農體係的機會。
他們告訴京都人,在青州,每三日便可以吃上一頓肉菜,有羊肉,也有豬肉,還有魚肉。
而且,用不了幾年,整個大漢,還能吃上牛肉。
在古代,吃牛肉可是違法之事。
耕牛都不足,怎麼還能吃牛肉?
就算是耕牛快要老死了,想要宰殺,也要先報官府,並由官府派專人來宰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