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山沒有跟著高順去汝南,也沒入徐州,而是要率領一萬征東軍團退役的治安軍入兗州。
兗州刺史孔伷、山陽太守袁遺、東郡太守喬瑁、陳留太守張邈,目前都不在任,整個兗州群龍無首。
所以在華歆就任兗州刺史前,何山要入兗州,穩住兗州的形勢。
騶縣到汝南,足足有八百多裡的路程。
可在急行軍下,征東軍團隻花費了四天天夜,就抵達了汝南邊界處。
高順剛剛下令稍事歇息,就有探馬來報:
袁氏聯合汝南許氏和沛國丁氏,準備裹挾汝南百姓,一起遷移至江夏。
現三族聯軍已達十五萬兵馬,號稱二十萬。
目前,五萬三族聯軍已經控製了新息縣,也就等於控製了淮水的新息渡口。
而汝南周氏一族,派族中子弟在汝南各縣為百姓讀《漢報》,導致絕大多數百姓都不願意遷走,想留在汝南等待護民軍來汝南,日後就能吃上飽飯了。
“全軍出發!我們趕往新息渡口,絕對不能讓三族逃過淮水進入江夏!”
高順聽聽完探報,瞬間下令。
“慢!”參謀長王勉馬上阻攔。
高順不解地看著王勉。“仁季為何阻我?”
王勉將高順拉到一邊,小聲問道:“袁氏現必然已知周氏為百姓讀報之事,那袁氏該當如何?”
高順想了想,想不出袁氏會如何,便道:“管他如何!隻要我征東軍團攻下新息縣,便可堵住三族逃往江夏的唯一通道。他再如何,也出不了汝南。”
“我軍兩萬兵馬,新息縣五萬守軍,能否攻下新息縣城暫且不論。袁氏尚有十萬兵馬,我軍一旦攻伐新息縣,必然被其聯軍圍困於新息城下。”
王勉有些著急了。
這個軍團長怎麼一點沒腦子呢?
高順聽聞王勉之言,愣了一下。
對呀,賊軍人多勢眾,哪怕征東軍團的戰力再強悍,好虎還架不住一郡狼呢。
不過,他馬上就反應了過來。
“無妨。三萬烏桓精騎不是也要入汝南嗎?聯絡烏桓精騎,讓他們為我們阻擋賊軍,我們隻管攻下新息縣便是。”
“軍團長!”王勉的聲音大了起來。“新息縣有五萬守軍,是我兩萬兵馬一時之間能攻得下的嗎?而且如此打法,無論是征東軍團,還是烏桓軍團,恐怕都要死傷慘重吧?護民軍除非迫不得已,不能打死傷慘重的仗。”
王勉到底年輕,又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難道軍團長忘記當年關羽關雲長被大帥處罰之事?”
高順聞之,心中一凜。
在漁陽親眼看到大帥處罰關羽、張飛二人的情景,瞬間浮現在腦海中。
隨之,他又想到,他入護民軍,寸功未立,大帥便讓他獨領一個軍團。大帥真對他如此放心?
進而,他想到征東軍團五萬將士,對大帥頂禮膜拜,家家都有大帥的長生牌位。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雖然他是征東軍團的軍團長,可征東軍團可未必真的聽他將令。
如今,他為了堵住賊軍往江夏的通道,雖然必有慘重的死傷,可也是在完成大帥“殲滅袁氏私軍”的軍令。
可就是因為會“死傷慘重”,戰後大帥會放過他嗎?
最後,無論怎麼打,鍋都是自己背,戰功卻沒有自己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