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魯陽左依魯山、右踞滍水湖、背靠滍水,城高牆厚,還有寬闊的護城河,易守難攻。
紀靈還在魯陽準備了大量的守城物資,兵馬數量又多於張合率領的征南軍團。
征南軍團三萬多人,紀靈隻有三萬守軍,怎麼會比紀靈的兵馬少?
沒辦法,鮑信率領的器械軍由於有大量大型器械,行軍速度走不快。
何況洛陽到魯陽也沒有青州柏油路,張合根本等不及與器械軍同步行軍。
所以張合隻率領山地軍和弓弩軍兩萬多人,一路疾進。至於鮑信率領的器械軍和輜重就在後麵慢慢走好了。
張合乾嘛這麼急?
張合說了,這是為了不誤農耕。
南陽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帶,同樣是糧食的重要產地。
雖然蔡成沒有要求征南軍團在開始春耕前拿下南陽,可張合知道大帥最關注兩件事:
一是增加大漢人口;二是增加大漢糧食產量。
張合還知道,如果征南軍團春耕過了再拿下南陽,南陽今年的糧食產量,就會少收很多。
能少收多少?
起碼兩倍。
青州、冀州春耕有三大利器:曲轅犁、播種機和耕牛。
蔡成之所以在青州足足隱忍了三年多,所謂的積累底蘊,除積累錢糧之外,就是在積蓄除青州外農耕的五大利器:春耕必用的曲轅犁、播種機和耕牛,以及秋收必用的收割機和打穀機。
否則,就算是推行了新農體係,由於人均耕種麵積無法增長,糧食產量自然也無法增長。
兩大秋收利器倒是可以晚一點運入南陽,但春耕的三大利器,必須在春耕開始時運至南陽。
有了這三大利器,按農署官員的說法,至少可以多收三倍的糧食。
早在年節前,也就是蔡成還沒從漆垣出發前,蔡成就給青州傳信,讓青州把為兗州、徐州、豫州、司棣、涼州準備好的農耕五大利器,包括其他農具,全部運往青州與兗、徐的邊界地帶。
在徐州方向,準備的農具可不僅僅是隻滿足一個徐州,還包括了揚州在大江以西的廬江、九江兩郡。
在兗州方向,那準備得就更多了。
除兗州所用之外,還有司棣、豫州和涼州需要的農具,這裡麵自然包括荊州的南陽郡、南郡和江夏郡。
今年內,也就是公曆393年,護民軍要全取所有大江以北、以西的全部地域。
而青州用這幾年,已經給所有大江北方地域準備好了足夠的耕牛和農具。
當然,如果揚州、荊州、益州歸順新朝廷,那隻能是護民軍辛苦一些,也在今年內進軍到這三州內,雖然仍然推廣新農體係,但卻無法用上新農具。
如果他們不歸順,那護民軍收取三州的時間就推遲到明年和後年。
可為什麼沒提交州呢?
交州山巒疊嶂,地廣人稀,目前還有大量南蠻山民,在實施新農體係的同時,還要落實其他政策,也就是後世的“少數民族政策”,才能慢慢把交州發展起來。
隻不過,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這些新政策已經在交州的部分地區推廣一段時間了。
這是後話。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