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靈在城上越看越糊塗。
首先,他看不懂護民軍攻城的陣形。
怎麼走著走著,走在前麵的都是弓箭兵了?
難道護民軍剛剛抵達城下,就想直接攻城?
難道讓弓箭手攻城嗎?
其次,紀靈看不懂那兩輛高四丈餘、寬一丈餘、長近六七丈,用了十六匹馬來拉車的巨型馬車。
這麼巨大的馬車,那車轅得多粗,才能承受馬車的重量呢?
這麼重的馬車,好像行駛的速度還可以,可車轅肯定受不了,也無法行走很長的距離。
可紀靈知道他們從京都洛陽來,那可是將近四百裡遠,這馬車是怎麼走到魯陽城下的?
他猜測這馬車這麼高,好像是專門為查看城上防務用的。
他看到馬車頂上的人,已經比城牆高了,可以清晰地看清楚城上的防務。
不過,他注意到馬車後麵跟著數百扛著木板的士卒,再之後才是刀盾兵和槍兵。
士卒扛的木板他能理解,肯定是準備鋪在護城河上,不至於讓攻城的士卒下水過河。
現在雖然是末冬,可護城河水還是能凍死人的。
何況,護城河水足有半丈多深,下去了還真不容易上來。
可護民軍就不擔心城上的火箭把鋪設的木板點燃嗎?
再近了一點,他才看清楚,原來不是木板,是長近兩丈、寬三尺的竹排。
可竹排也容易被點燃啊。
為什麼兩輛馬車後麵跟著的都刀盾兵和槍兵,卻沒有大盾兵?
沒有大盾兵,誰來遮擋箭雨呢?
難道就憑刀盾兵的手盾嗎?那可無法遮擋全身。
攻城士卒一旦要過護城河,在承受城上無儘的箭雨時,豈不會死傷慘重?
而且,這次護民軍身上穿的怎麼花花綠綠的?很明顯這是青州的染布水平不行,好的布料被染成如此花裡胡哨。
不過,哪怕是染成黑色也行啊。
要知道,前秦的軍服可就都是黑色,黑色也是最好染的。
這是紀靈第一次看到護民軍,越看越覺得這護民軍是烏合之眾。
哪有剛到城下就馬上攻城的?
哪有軍服花裡胡哨的?
哪有弓箭手兩邊沿著護城河排開,刀盾兵和槍兵都跟在馬車後麵?
哪有不用大盾就敢靠近護城河的?
到了魯陽城下,不是要稍事休整,然後兩軍將領城上、城下對對話,然後再開打的嗎?
我想看官也在罵本傷者:之前許禇這樣做,說他雖然勇猛,卻不懂軍事。可張合為何也這樣做?
何況張合身邊還有他的參謀長鮑韜。鮑韜可是上過軍事學堂的人,他就不勸阻張合嗎?
不,張合懂軍事,而且很懂。
他要實施的戰術,得到了鮑信、鮑韜、於毒以及山地師兩個師長席草和鄧辰,甚至包括征南軍團那些娃娃參謀等人的高度讚同。
魯陽的護城河與滍水相通,寬有丈餘。而且魯陽東南側還有滍水湖,攻城一般都是繞到北門的方向。
很明顯,現在護民軍就是想直接攻打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