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把目光投向劉備、簡雍、關羽、張飛四人。
半晌後,坐於劉備身旁的孫乾才小聲說道:“玄德公,青州可是如此情景?”
黃承彥也開了口。
“玄德公,承彥知你曾在青州琅琊國任國相,對青州自是知之甚詳。不知玄德公是否願意為正平之言做個佐證?”
黃承彥話說得非常客氣。
一聲“玄德公”就把劉備的地位抬高了許多。
然而,他並沒有直接質疑禰衡羅列的“八大罪狀”,而是利用劉備曾在青州任職,請劉備為大家更深入地詳解青州。
而用“佐證”一詞,更是向禰衡表達了他已經相信禰衡所言的態度。
黃承彥是什麼人?
雖然他居住在沔陽,可他的活動地域卻是在荊州,準確地說,就是在南陽、南郡、江夏這荊州江北三郡。
因為他的好友均在此地。
如果說在荊州司馬徽、龐德公名望最高,荊州蒯氏勢力最大,但要論起在荊州誰的人緣最好,則非黃承彥莫屬。
禰衡善辯,但黃承彥善言。
這大概也是他人緣好的主要原因吧。
禰衡所列“八大罪狀”,與其說是響應李豐,還不如專門說給黃承彥聽的。
如果能夠說動黃承彥,讓黃承彥振臂一呼,不要說整個荊州的世家大族,恐怕半個大漢的世家大族,都會響應黃承彥的“討賊倡議”,對青州成公子口誅筆伐,兵戈相向。
黃承彥何許人也,自然不會因禰衡的一番慷慨激昂,就馬上表態。
這不恰好劉備到此,而他觀劉備如此平靜,便覺得以禰衡激憤之性格,所言未必全部為實。
所以,他也期待劉備能夠站出來澄清。
再怎麼說,劉備在自我介紹時,也說過,自己乃中山靖王之後、漢室血脈。
以這些年來風傳的“玄德公仁厚”之言,劉備總不會顛倒黑白吧?
劉備抬頭看了禰衡一眼,又端起茶杯輕啜一口,仍然保持平和,仿佛沒聽見黃承彥的提議。
“難道玄德公有何難言之隱?”禰衡有些著急,又有些不屑。
其實,不僅他著急,其他人同樣也急。
這青州真的那麼黑暗?
這才名滿天下的青州成公子,真的那麼惡毒?
孫乾急得已經想伸手拉劉備的衣袖了。
劉備再次看了禰衡一眼,對他輕輕地點了點頭,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然後大家才聽到劉備低沉的聲音。
“備雖是徐州陶使君的使者,可現在備隻是受人托、忠人之事而已。”
大家正不知劉備為何這樣說時,劉備接下來的語言,讓所有人都震驚當場。
“備所言,實因整個徐州現已被青州護民軍所據,包括陶使君在內的聚於徐州的所有諸侯,皆已被護民軍所擒,徐州二十萬兵馬亦不複存在。”
說完,劉備不管所有人的震驚,繼續說道:
“備及吾二弟、三弟、憲和簡雍字)四人,本是被青州牧府驅逐之人,全賴徐州陶使君收留。如今,吾等四人,已成喪家之犬,內心隻想完成陶使君的囑托而已。”
黃祖可不管劉備他們是不是喪家之犬,他急不可耐地大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