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滅了?
是的。全滅了。
在汝南,當袁、許、丁三族全部被困於汝陽城中時,護民軍每日便給城上守軍讀《漢報》或講解青州百姓的幸福生活。
沒用幾日,便有守城士卒公然打開了汝陽城門,使得袁、許、丁三族商議的,一旦守不住,就放上一把火,把三族財產全部燒掉,同時也把汝陽燒掉的陰謀,根本就沒來得及實施。
事後,打開城門的士卒說了實話:就是因為有人知道三族想與汝陽,包括汝陽城中的數萬百姓玉石俱焚時,他們不想死,才打開城門,放護民軍入城。
而袁術以為他可以瞞天過海,從方城夏道的官道逃往汝南,可他們的行進速度太慢了,進入方城夏道才一天多,就被張合、於毒率兵給追上了。
於是,袁術是一邊抵抗,一邊向汝南挪動。
帶了整個南陽世家大族的財產,說他們是挪動,都是在誇他們的速度了。
終於,還有一天就可以走過桐柏山和嵖岈山之間的缺口時,袁術發現他們已經過不去了。
在缺口處,足有兩萬烏桓精騎在等著他們。
怎麼會是兩萬?
袁、許、丁三族已經圍在汝陽,烏桓軍團為了快速解決南陽戰事,便多派了一萬精騎。
張合想到要儘快解決南陽戰事,然後入汝南幫忙,豈知烏桓軍團的毛童也是這麼想的。
這一路上,張合的征南軍團,都在向袁術軍喊話。一到了晚上,就會有人給宿營的袁術軍讀《漢報》……
袁術幾次想對張合軍進行反擊,結果發現哪怕出動一萬人,也不是張合五千兵馬的對手,梁綱和張勳二人,先後都被護民軍射殺。
袁術也看明白了,護民軍最大的倚仗就是他們硬弓強弩。
可看明白又有什麼用?
隨著梁綱、張勳陣亡,袁術軍的士氣便已經衰落到了極點。
此時,看到烏桓精騎鋪天蓋地地衝了過來,那還打什麼?
袁術軍也是痛快,直接丟掉兵器,讓開大路,跑到路邊,然後抱頭跪下……
袁術倒也硬氣,看到已經走投無路後,仰天大笑了三聲,然後拔出腰間寶劍,直接秣了脖子。
因為蔡成的到來,“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提前落下帷幕。
不,還少了一個導致袁氏落幕的罪魁禍首:袁紹。
說起來,袁氏可不是枉負“四世三公”之名。
袁氏自從崛起於朝堂,就沒出過一個庸官、貪官、惡官,而且在正史中,汝南袁氏在政治、軍事、文化等諸多方麵,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然而,袁氏的落幕,起於未有任何官職的袁紹,源於他給大將軍何進出了一個餿主意:引涼州、並州兵馬入京。
而十常侍刺殺大將軍何進後,袁紹又衝冠一怒,引兵直接屠了整個皇宮。
不要說東漢已立儒學為治國之學,哪怕是在儒家被各國摒棄的戰國,這也是大逆不道之舉。
由於袁紹私結黨人、愛士養名,卻不應朝廷征辟。
袁隗曾為此嗬斥過袁紹:“汝且破我家!”
此言倒是促使袁紹應了朝廷征辟,可他卻是應的大將軍何進的征辟,投靠了外戚集團,進而惹出了大亂子。
即便如此,袁紹還是有機會撥亂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