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得冀州,荀諶至少占了一半的功勞。
然而,官渡之戰後,荀諶就在史冊上失蹤了。
荀彧接手青州牧時,荀諶就跑去投靠自己的哥哥。
現在荀彧做了大漢的丞相,荀諶自然不用去投靠彆人,便從潁川來到京都,在內閣中為吏。
對,荀彧認為自己這個弟弟尚須曆練,目前隻能為吏,暫時還不能為官。
但荀諶最大的優勢就是思維敏捷、口才頗佳。
所以,這次給荊州送聖旨和詔令,荀彧就派荀諶來了。目的就是看看能否說動劉表,讓其能奉朝廷之令,從而不讓荊州避免戰火的荼毒。
劉表先把劉備一行人請了過來。
劉備剛剛坐下,蒯良就問道:“玄德,知你在青州任過職。你能否說說,青州到底有多富。”
劉備苦笑。
“吾等乃被青州驅逐之人,何敢置評青州?”
“玄德賢侄,我已查過族譜,你確實是中山靖王之後。按族譜計,吾乃你皇叔。”
劉表看劉備不願意說,便打起了感情牌。
劉備馬上起身向劉表行禮。“小侄拜見皇叔!”
這一聲“皇叔”可是把劉表抬得老高。
一般來說,如果不是陛下的親骨肉,哪怕都是皇室宗親,彆人也不能稱為皇叔的。
可劉備就這麼叫了。
反正大家都是皇室血脈,叫一聲皇叔怎麼的?
劉備估計,劉表這一皇族血脈,和自己也差不了多少,都是距離嫡傳血脈很遠很遠……
“賢侄莫要多禮。我看了陶景升和其他使君給我的信件,現已知陶景升反青州成公子事敗,且已被生擒。
“既然你目前遠處可去,自可在荊州安身。皇叔必不會虧待你的。”
劉表這感情牌打得越來越順。
“皇叔在上!陶使君委托吾等幾人的事情,尚未辦好。待小侄去益州,將陶使君的信件交給君郎使君,那時小侄再返回荊州,在皇叔手下謀生。”
劉表皺起眉頭,臉上露出一絲不快。
年輕的向朗開口問道:“徐州已破,陶景升已被擒,你為陶景升使者的使命已經結束,為何還要去益州?”
劉備再次起身,對著空中遙遙一拜。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吾等答應過陶使君,必完成他委托之事,故不敢因陶使君被擒而輕廢!”
劉備一席話,馬上讓在座諸人刮目相看。
說實在的,哪怕劉備做做過琅琊國相,可那是青州封的,不是朝廷封的。
而且,據說劉備連孝廉都不是,而且還是因家道中落賣草鞋為生。
加之還被青州驅逐……
在座諸位本無人看得起劉備。否則,蒯良也不會在劉備剛剛落座,就直梆梆地詢問了。
可劉備這一席話,倒是讓大家看到了劉備原來是忠義之人。
劉表稍一思忖,便說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這句話說得好!汝等儘管去益州,而且皇叔會為汝等準備百姓服裝,免得你過漢水走上庸道時,被對岸的護民軍所阻。”
“多謝皇叔!”站起來又是一禮。
劉表待劉備重新坐下後,才微笑著說道:“玄德,你也讀過《漢報》了吧?”
看到劉備點頭,劉表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