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話鋒一轉。“不過,青州牧府治理青州,用稷下學宮各家士子的話來說,叫‘民本學說’。”
“民本之學?這是何種學說?”眾人都有點懵。
他們從來沒聽過有“民本學說”。
“以民為本,富民強國;農工商並行,天下大同。此乃稷下學宮士子們總結出來的‘民本學說’核心宗旨。”
“這豈不是說,賤民與我士族、士子平起平坐了?經商之人也能為官為吏了?”蔡瑁覺得內心中有一股怒火在升騰。
“以陛下之角度,士族、豪紳、農戶、流民、賤民皆為民。”
劉備在青州時,時常跑去臨淄稷下學宮所在,聽百家之言,亦與其他人相辯。
所以,反駁蔡瑁自是輕而易舉。
然而,蔡瑁並沒有放棄,聲音也提高了起來。
“自古以來,士族與皇權共治天下。而賤民、流民、農戶如何能與士族平起平坐?”
“為何是士族與皇權共治天下,而不是民中能者治天下?”劉備反問。
劉備這個“民中能者”,自然是包含了士族豪紳在內的。
他之前就說過,士族也是民。
“哈哈哈哈——”蔡瑁大笑。“農戶、賤民連字都不識,如何能治天下?”
“那讓農戶、賤民識字讀書不就行了?”劉備再次反問。
蔡瑁正想說什麼,突然之間,他發現自己已經辭窮。
士族能參與治天下,就是因為他們讀了聖賢書。
可讓農戶、賤民也識字讀書,誰能說他們中沒有大才?誰能說他們中沒有能者?
可眾人中最為善辯的習禎,在劉備的話中,仿佛抓到了什麼。
他馬上問道:“玄德,青州可是以為識字、讀書很容易?”
劉備衝著習禎拱了拱手。
“左伯紙、黑板、粉筆、硬筆等的出現,讓識字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在青州,凡是蒙學皆為免費。先生的俸祿由牧府供給。
“按青州推行新農體係之前計,大漢蒙學之人,包括所有學子、士子,不超過十萬人。
“而如今青州,僅參與蒙學之人,就高達五十萬人以上,完全踐行了孔聖的‘有教無類’。”
如果說,之前劉備所說的錢多糧足兵強,還不能讓在座之人震驚的話,如今青州僅蒙學之人就高達五十萬人以上,所有人就不隻是震驚了,而是直接震憾其神魂。
當然,劉備還沒說,數十萬護民軍全部過了蒙學之期,沒說護民軍訓練營中的孩童同樣在蒙學。
最可怕的是,在青州各郡縣,還開辦有“夜間掃盲班”。
如果全部加上,青州識字之人起碼有一百五十萬人以上。
也就是說,再過十年,僅青州就可擁有數十萬讀書人。
“可……可……”習禎“可”了半天,也未能再吐出一個字。
他不是沒有疑問,而是確實被這個消息震得外焦裡嫩,實在是說不出話來了。
半晌後,慢慢平複了自己的情緒,才繼續問道:
“可青州哪有那麼多先生?又哪有那麼多能解讀古籍之飽學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