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弓箭手向山穀潑灑箭雨時,刀槍兵也差不多衝到山穀中,便可展開第四重打擊。
如果山穀中的護民軍想從山穀口衝出,他們就會遇到山穀口伏兵的第五重打擊。
山穀口的伏兵要等到山洪水衝過去之後,才會進入山穀。
五重打擊之下,程昱不相信還能有活著的人。
如果有,那也是跪地乞降者。
至於傷兵,補上一刀便是。
留著傷兵,隻能是累贅,還得浪費軍中本就不多的藥草。
然而,山脊上三人突然看到山穀中不可思議的場景。
山上的伏兵開始往下衝,弓箭手居前,裡麵摻雜著刀盾兵。
刀盾兵就是以手盾來為弓箭手擋箭的。
誰都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難。
這山不是很高,可也有一百多丈,合後世的三百米左右。
為了不讓自己翻滾下去,下山的兩千伏兵小心翼翼,速度並不快。
現在山腳下還能站著的,也就是一千人的樣子。
山穀中山洪已經大幅減弱,最多不到半刻鐘,山洪就會變成小溪流。
按理說,伏兵開始向下衝的時候,就是穀中殘兵向山穀外奔逃的時刻。
可程昱、曹仁、夏侯惇三人卻清清楚楚地看到,穀中殘兵並沒有逃走。
有些人本來是想逃的,可隻是奔跑幾步,也不知為了什麼,他們不僅停了下來,而且回身加入到隊伍中。
很快,山穀中殘兵的慌亂不見了,而且是逐漸被組織了起來。
有的人拾起丟在地上的長弓手盾,快速組成麵向山頂的戰陣,有的人開始把傷兵集中到一起,有的人已經開始救治傷兵……
一般來說,傷亡達到三成,這支軍隊就應該崩潰了。
可山穀中的殘兵已經傷亡了八成,他們不僅沒有崩潰、沒有向穀外逃竄,反而越來越有秩序。
是高順在組織嗎?還是軍長陳顯在組織?
都不是。
出麵穩定軍心,並把殘兵組織起來的,就是那個渾身是血的團參謀長小寧子。
小寧子,姓朱名寧字本義。
陳顯和高順都在昏迷中,副軍團長高覽和軍團副參謀長王勉又都不在此,軍參謀長邢虎奉高順的命令,留在了全椒縣,而二師師長在山洪下來時,沒來得及上山,直接被山洪卷走了……
現在全軍隻剩下兩個團長和一個副團長在不斷吆喝著,而真正發號施令的,卻是朱寧。
他們不能馬上逃出山穀。
小寧子說了,山穀口必有埋伏。等山洪過去後,山穀外的伏兵就會衝入山穀。
他們必須在這裡擋住山上的衝殺,然後才能組織兵力,一邊斷後,一邊衝破山穀口的無封堵。
咦?
高順怎麼昏迷了?
雖然他也被飛石砸中,可他隻是受傷,而且還不是很重,並沒有到昏迷的程度。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