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急忙派人給周瑜去信求援。
周瑜接到孫策求援信後,二話不說,馬上調集族中存糧五十萬石及五百私兵,由廬江樅陽下水,溯江而上,進入江夏援助孫策。
可周瑜此時還沒滿十六歲,怎麼就能如此大手筆的調動族中資源呢?
很簡單。
周氏一族已經得知太守陸康馬上便要頒布“推行新農體係”之令,這些糧食不援助給孫策,也要拿出來獻給郡府。
周氏雖然對新農體係知之不詳,可卻知道所有世家大族的田地,都要“賣”給郡府變成官產,而且還不能馬上拿到賣田款。
關鍵是世家大族的存糧,也要貢獻出來,保證廬江郡不會有人餓死。
不要說周氏了,整個廬江郡的世家大族,都對新農體係極為抗拒。
與其把族中存糧貢獻出來,還不如趁著郡府令未頒布時,趕快把糧食運走。
這樣做的可不止周氏一族。
廬江的世家大族,在江南、江東都有分支。自護民軍進入廬江以來,不斷有世家大族把錢糧運往江南、江東支族中。
隻是他們不知道,運往江東、江南的糧食,都會變成曹操、孫策的軍糧。
至於周瑜帶的五百私兵,一是周瑜的親衛,二是保護運糧的護衛。
就在運糧船快要出發時,兩個壯漢來到碼頭,想搭運糧船前往江夏。
這兩人風塵仆仆,麵色憔悴,每人背了一個很大的包裹。
周瑜上前盤問,這二人說是一個叫高大,一個叫高二,並州人士,因護民軍解散了並州邊軍,他們二人無處可去,想丟江夏投親。
看官們想來都知道兩人是誰了吧?
當然是逃離了護民軍的高順和高覽。
這二人在護民軍中,一直沒有軍功。
而高順在摩陀嶺一意孤行,導致死傷四千護民軍將士。
所以,看到兵部令他們二人去京都軍事學院進修,還以為要處置高順。
高覽與高順,在青州一年多的操練征東軍團,早已積累了深厚的感情。
在蘄縣兩人彙合後,高覽聽到高順要逃走,雖有猶豫,可最終還是陪著高順一起潛逃了。
如果那時他們二人知道蔡成已經中毒身亡,不知兩人還會不會逃。
周瑜聽到二人來自並州邊軍,自然起了招攬之心。
再聽到兩人在邊軍中竟然還是都尉,就更是喜上眉梢。
本來兩人也是想去襄陽投奔劉表,如今有人招攬,當然一拍即合。
高順在摩陀嶺與曹操軍大戰一場,自然不想去投靠曹操。
可除了曹操之外,他們也隻能想到有荊州劉表和益州劉焉可以投靠。
所以,他們打的主意便是,如果荊州劉表與朝廷對抗,且收留他們,他們就投靠劉表。
否則,他們隻能長途跋涉從上庸道入益州,去投靠劉焉了。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