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自己可以隨便調用幾個部門,也可以在公司裡享受超高的待遇級彆,以及可以隨時查看公司內部資料。
可要想調動所有部門,去主攻一個不確定的項目(主攻穹頂),那是不行的。
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的人,正常人都能理解。
莫說是一個以數百朝廷為單位的地球機構了。
並且張逢經過這幾年的沉澱,又看著這個世界慢慢發育後,也慢慢看淡了這些事情,慢慢融入了這些事情,這些計劃。
心態在急切中,一次又一次的放緩,倒也像是變相的用‘著急法’洗練自己心性。
張逢感覺,融合元嬰的進度,又在無形中提高了2%。
這種不相信自己,又不限製自己,卻還讓自己著急的人生,好像也是一種變相的心靈曆練。
當然,這也是這個世界沒有跑偏,而是在發展處一些對於現實有用的科技,對自己有用的科技結構。
不然,張逢是坐不住的。
反正不管怎樣,讓他們先發育吧。
因為在超導的加持下,天文與氣候等等儀器,都在升級,繼而所獲得的資料與數據也更多。
自己還有很多知識要學,很多儀器的製造工藝要抄。
這個世界,已經開始反哺現實科技了。
張逢也期待他們的腦機接口技術,看看能不能融入自己的虛擬小樓內。
如果他們能成功研究出來,且把量子信息技術完善。
那麼現實內的全球虛擬通訊,也可以相對優化,去掉失真與卡頓的現象。
試想,如果虛擬世界內組建一個‘線上聯邦研究室’,讓各朝的頂尖研究員,不用離開各自基地,就實現全球化的研究力彙聚。
這樣一來,不僅能避免數據中心搶奪科研人員的私下糾紛。
更能加快科技的再一次進步。
包括量子通訊技術,也能適用於星際移民,讓月球和地球的聯係,不再有延遲。
並在沒有延遲,且能通訊的情況下,那麼理論上來說,月球的居民,是能進入地球的虛擬小樓服務器。
形成‘星係網絡’的大雛形。
特彆是一些很違背正常倫理的理念,也能實現。
比如,現實內一對夫妻,丈夫要去更遠的星球上建設,妻子卻不想離開地球。
拆鴛鴦,肯定不是好事。
那麼,聯邦在成人之美中,可以用一些材料,在地球上打造丈夫的‘血肉軀殼’。
丈夫則可以用量子信息與虛擬小樓技術,精神進入這具軀殼,於現實中偶爾陪伴妻子。
如果丈夫還修靈,能一心二用,那就是永遠陪伴了。
當然,這也可以形成變相的數字化永生。
假如靈魂密鑰被破解,靈魂壽命又能被延續,那就是真的永生。
這些科技都是相互有共同點。
張逢通過這十幾年的學習,還有以往的消化,已經把它們慢慢順理出來了。
隻要這個世界研究出量子通訊。
張逢就能逐個反推過去,並開始對於‘元嬰·真我’的靈魂規則研究。
……
一年後。
一個省內發生了很強烈的地震。
最後的結果是,所有新建的建築內,還有大部分的老式建築內,都有超導材料作為框架,作為信息與供電連接。
更多的路邊商店,則是漂浮的。
大型商場,又必定有超導。
所以一個很大的災難,最後隻是寥寥的傷亡。
再加上三維交通的便捷,以及救援隊的快速達到。
當高功率機械臂掀開廢墟,還有超導醫療設施的治療。
人,隻要不是很嚴重的必死傷,那都是能輕易救回來的。
甚至還有數百個浮空的‘緊急醫療中心’,就在災難地區的上空飄著,像是一座座浮空的小小島嶼。
隻要受困者被挖出來,十秒不到就能進入空閒的手術室,並實現掃描與手術的進行。
這種浮空醫療中心,張逢覺得不錯,抄了。
因為現實還真沒有他們這個技術,無法做到電磁平衡,所以更多是浮空的大型醫療車。
而他們這個醫療中心,則是研究出了一種磁力穩固裝置,所以才可以實現這麼大的建築浮空。
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災難技術儲備,更是超導延伸的前端技術。
隻是張逢也知道很多朝廷開始走其他路子了。
例如‘裝甲戰士’。
全稱為‘人體外骨骼裝置控製技術。’
麵對這種‘小高達’的研究,張逢就知道很多科技開始分支了,開始實現曾經的‘幻想科學’了。
當然,他們敢這樣去研究‘幻想’的底氣和勇氣。
也是基於自己的算力小樓和超導與Z1技術。
但讓張逢想來,就是有點跑偏了。
隻是在官方的更多人想來,小高達可以提高個人作戰實力,以及應對一些突發情況。
比如這次的地震,如果有人駕駛高達,那麼就可以更快速的實現挖掘與救人。
這個世界沒有修煉功法,不像是現實裡兩人就可以搬起一麵一噸重的牆體廢墟。
所以這種研究也是必然的。
張逢也不知道該用什麼理由,去阻止他們使用算力。
因為仔細想來,他們所研究的這些科技,已經在這些年裡救了很多人。
自己現在阻止他們,就是在變相的借災難殺人。
也在來到這裡的第十六年。
張逢望著大規模被借用的算力,也知道什麼道德綁架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然後自己還能有很多理由去反駁,比如現在死一些人,總比往後死完了好。
又或者,自己交不交技術,是自己的事。
但對於無辜的普通人與好人來說,自己明明可以讓他們過得更好。
再說了,自己交完以後也在抄,讓全球幫自己推演,自己也在受益。
反正不管怎麼說,自己是對的,也是錯的。
人隻要說話和辦事,隻要活在這個世界上,生來就是混沌的。
和曾經扔煙火的因果理論差不多,在根本上,人的因果就是無序的,隨機與變量的。
不像是天道公式‘1+1=2’中,2必然是結果。
可恰恰是無序與變量,是其中的一個1,代表人的1。
2又是必然結果,包括另一個‘1’,更是天道氣運。
張逢感覺自己悟了,好像對天道規則有了更深的了解。
知道了人之所能修改命運,是因為自身的‘1’本就是變量。
逆天改命,不是假想,而是真實能被科學公式證實的準確言論。
再加上這個世界的環境因素,是人為變量的1。
相對變量的1,是環境給於的相應反饋。
相當於,人這時形成了0.9,那麼相應反饋就是1.1,因為最後結果是2。
這是天道的必然。
可是現在的災難來臨時間,卻在不停的變換,證明必然的結果在不停的變化。
一時間。
張逢恍然大悟,通過了天道的固定必然公式,反向推出了因果的無序。
它的公式被算出來了。
它不是天道一樣強行修正的,不是?(人)+?(氣運)=2(必然)。
而是,?(人·因)+?(環境反饋·因)=?(果)
這個‘果’,不是必然發生的,而是和日常的行為有關。
如果說,人因是0,環境因也是0,那麼就不會有任何因果。
就像是所有人都做好事,做完美符合好事中的好事,那麼就不會有壞事發生。
因為一個人的因,不是作用於自身,而是作用於全世界的人。
就如一個人放火燒居民樓,理論上來說,他罪大惡極,他該死。
可是最後的果,是作用於了樓裡無辜的人。
這就是因果的本質公式。
就如自己的超導獻出,就是作用於了所有人。
那麼以此類推。
因果是可以消除的。
災難是可以消除的。
文字裡麵的時間,也不是懸在自己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而是文字在給自己作弊,讓自己直觀的看到了‘果’的具象化體現。
文字已經告訴了自己解法。
是自己先入為主,以天道規則去計算因果規律了。
可正好是天道公式,還有這次的頓悟。
讓自己徹底了解了因果公式,並可以利用文字內的果,再試著通過‘兩個因’,去反推災難源頭的具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