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是一年。
張逢根本就不管什麼這科技,什麼算力,讓他們自己去玩吧。
最後挑著能抄的就行。
與之相反。
身為榮譽院長的張逢,於這一年裡,在外人看來,就是徹底‘瘋’了,沒救了。
一些曾經和張逢關係不錯的科研同事,現在也是儘量遠離了張逢,不想和張逢打什麼交道。
因為在這一年內。
張逢不僅沒有管事,反而是大幅度的去觀察‘人’和‘事’。
像是哪裡建造了超級大工廠,或者發生一些自然災難。
張逢就直接開始調查他們的人為行徑,還有準確的災難報告。
屬於把應急信息部門的活給搶了。
並且張逢還是硬搶,不管彆人說什麼。
再以張逢榮譽院長的身份,科技教父的名頭,也沒人會說什麼。
當然了,這也是張逢不搶算力,且不影響救援行動。
不然事就多了。
……
又隨著時間過去。
張逢大大小小參與了十幾次救援行動。
期間也沒有乾擾眾人,就是單純的拿資料,還有了解起因。
而之所以不參與救援。
是張逢現在的體質才【481】,繼而就沒有顯露實力。
包括之所以這麼低。
也是張逢無暇去管金丹。
因為關於新鮮因果的知識理論,是高於目前的‘以力服人’。
再者,隻要能找到災難源頭,又讓各方見到證據。
那麼和氣生財的發展,肯定是比直接強壓著好。
當然,到時候該顯現的實力,也是要顯現,這是雙重上保險。
但先說理,再講武,總歸是好的。
張逢還是比較喜歡講道理,尤其這個世界也為自己提供了很多新科技。
不看僧麵、也得看佛麵。
而通過這一年多的觀察。
張逢通過各種了解,最後發現小小地震與全球變暖的因,是直接影響到倒計時的果。
還有人為的大範圍鋪蓋Z1與建造超導工廠,以及大肆開墾山脈與樹林,也促使成了變暖與小小地震的因。
因為開墾山脈,小概率會改變地殼的應力分布,誘發小小地震,影響地震波的傳播。
雖然影響很小,有時候甚至不足以產生地震。
但這一切都是有因果關聯的,不是平白發生。
就如‘蝴蝶效應’,它就是一種因果論。
張逢在查找一些災難信息之餘,也開始看各種效應,還有一些律法犯罪事件。
這可以加深自己對於因果的辨彆。
總歸說來,都是科學上的基本邏輯。
像是律法中,一些不離譜的事件,就很講究因果雙方的確切關係。
他們都是有共同點。
況且這些也都是有果有因的完整公式。
也可以以此為基礎點,判斷這個災難的源頭。
就像是如今。
張逢根據很多事件的推論與辨彆。
最後經過統一整理。
張逢已經可以確切的肯定,未來的災難,大概率是和地震與洪水相關。
因為在開墾樹林和變暖中,地震和偶爾的暴雨,都或多或少的會影響倒計時。
至於之前為何沒判斷出來,是因為全球都在造超導,數據太多。
又像是平常災難,再者說一些事情,都太細微了。
畢竟全球幾千萬人在造超導與Z1相關,災難也時不時發生。
這使得倒計時是不停的在上下變換。
這是無法分清楚的。
可好在現在大工業停頓了一些時日,再加上自己悟懂了因果關係。
此刻,數據沒有那麼複雜以後,以及自己還專精了。
那麼就很容易分辨出來了。
但要還是和以往那樣大幅度的建造和開墾。
張逢感覺以目前的實力,是算不出來。
哪怕有超導小樓也不行,因為張逢發現它不具備因果論的判定模式。
或者說,關於天象氣候等等之類的信息,它太少了,也無法將這些知識有效的串聯起來。
超導小樓更多是一種專業的模型排列演算。
但現實的虛擬小樓,卻能做到大分析,因為它資料夠多,模擬的世界信息夠多。
很大概率,是能找到具體位置。
這也是張逢一開始所籌備的事,締造一個有因果規則的虛擬世界。
而現在,張逢的基礎理論更紮實。
……
又過半年。
張逢在一次外國的大暴雨颶風事件中,發現了這個災難可能和海洋有關。
因為這次暴雨以後,這片海邊城市的整體水位上升了0.2厘米。
也可以說,是這片龐大的海灘,在悄無聲息間下沉了這麼多。
一個很細微的差彆,讓張逢感覺到了不對勁。
畢竟按照正常邏輯來講,大暴雨過後,水位上升沒錯,但一大片土地整體下沉,就他媽的離譜了。
但不管怎麼講,危機都是在海底。
那裡是要去看看的。
張逢也沒有墨跡,直接開始閉關練功,先成金丹再說。
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海水抗壓能力,還能預防海底忽然出現一隻海底大怪獸。
……
一個月後,金丹形成。
三個月後,體質1.1K。
張逢再次來到了這處海灘,發現它又下沉了一些。
包括遠處的海邊山崖上,還有好幾位專家似的人物,正帶領一群學生做考察。
看來有關單位也發現了這些不對勁的事情。
尤其在近處的海麵上,也有幾艘類似考察船的小型船隻。
但通過靈識望去。
張逢看到他們的筆記本上,大多為正常的地質下沉運動。
當然,從外表上看,這都很正常,也沒錯。
並且他們就算是跳進海裡,觀察十米下方的海床,也沒有任何問題。
可事實上,此時海床的百米之下,通過漫長的地殼運動,正形成一個超級火山群。
如果能把地球切兩半,再從橫切麵上看,這些本該在底部的岩漿,正緩緩的向上彙集。
長久的颶風、暴雨、地震、還有開墾山野的泥土流失,多種因素加起來,使得地殼的漫長運動下,地球要‘發飆’了。
麵對這個情況,張逢就知道其他可能下沉的陸地上,估計也和此地差不多。
關於未來災難上,張逢也判斷為火山的爆發和地殼運動中的下沉,使得部分陸地沉沒,並且迎來最大規模的大洪水,繼而覆蓋絕大部分的沿海地區與一些內陸城市。
其中災難裡最大的殺傷力,應該就是史無僅有的地殼運動了。
這個絕對是超級災難級彆,堪比史前時期的‘盤古大陸分裂’。
至於消除災難源頭?阻止這些地殼運動?
張逢感覺這是說笑了。
看似是自己‘拯救世界’,實則到最後還是和任務中描述的一樣,自己隻能讓文明延續,或者救更多的人。
因為自己雖然找到了,也算出了這些因果,可是做不到消除。
這種隱藏的超級火山群與地殼運動,已經屬於大自然的規則力量。
除非是自己能搬山倒海,不然就算是畫符鎮壓,也難以鎮壓整個陸地的移動。
但好事是自己知道了災難是什麼,解開了心中的疑惑。
再者,因果的確認與分析整理,還有這個證物在這裡。
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思索著。
張逢看向了海麵上的幾艘船。
這船上倒是還有自己認識的不少人。
他們都是地質學,還有相關部門的人。
自己天天全球各地跑,又研究各種資料,基本都熟臉。
與此同時。
張逢也決定拿出證據了,且也摘到了自己的墨鏡,向著岸邊走去。
過了幾秒。
船上的眾人看到岸邊張逢,也先後笑著招招手。
“院長!”
“張教授,您怎麼在這裡?”
隨著他們的喊聲,也吸引了附近遊客們的目光。
“是科技教父張逢?”這個外國的遊客們也都認識張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