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可是‘超導新時代之父!’
“張逢?他怎麼在這裡?”
又在海邊不遠處的小山崖上,還有一位全球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以及幾位官方人員。
對於這裡發生的下沉事,還有前一段的颶風災難。
使得最近趕來這裡的相關人員比較多。
而張逢望著他們,則是毫無遮掩的聲傳附近數百米,並言說道:
“我知道我接下來所說的事情,會造成一定的恐慌。
但在因果關係上來講,我覺得此世的所有人,都需要知情權。
而這裡的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也不是正常的地質下沉。
反而是一個足以全球的大災難。”
張逢說著,無視附近所有人驚訝表情的同時,又雙指並攏,以指尖作靈氣牽引。
一時間,數千符籙形成,又在壓縮中凝聚,形成一道肉眼可見的青藍色劍影。
在所有人震撼的目光中。
嘩啦一劍斬去,海邊的十米海水從兩側分開數百米,露出了下方被劈開數百米深的海床。
那裡,已經有岩漿冒出了。
一些科研人員見到以後,也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尤其隨著張逢劈開地質層,這裡轟隆隆的也響起地震聲音。
但伴隨張逢用鎮土符覆蓋,轉身抬手,以鎮壓的起手式,腳掌輕踏地麵,這地震也消除於無形,身後被分開的海水也逐漸愈合。
“天呐……”麵對如此像是神話一樣的景象,海灘上的所有人都懵了。
張逢卻指了指剛才劈開的地方,再次向著所有人道:
“災難已經必不可免。
包括諸位也沒有猜錯,我確實是來自於另一個維度。
在科學角度上的認知來說,應該是四維中的修真文明。
我在我們文明的星際聯邦中,是最高議會中的一名議員。”
……
三天後。
全球的線上會議室內。
氣氛很嚴肅,所有代表無任何缺席。
又在上首位置。
張逢坐在這裡,享受了很高的待遇。
這都多虧自己‘狐假虎威’,拿出了‘四維修真文明’的名頭。
但為了讓他們自救,也為了讓他們安心。
張逢是說目前回不去了,自己文明也過不來。
這樣可以讓他們安心一點,不怕被高維文明攻打。
也沒有什麼小九九,指望自己帶人過來救援。
至於,他們會不會害自己。
自己倒不怕。
金丹的身份在這裡放著。
不怕死的倒可以試試。
張逢現在很有底氣,說話特彆硬氣。
更是直接有效阻止了,以往的正冶博弈延續。
並且隨著會議開始。
張逢對這種會議很熟悉了,所以很直接的拿出相關資料,向他們言明了利害關係。
又重點提出了‘穹頂技術’需要加快。
眾人聽到這件事,也是陷入了沉思,沒有第一時間回答。
而張逢望著他們思考的樣子,其實吧,說句實在的。
以他們目前的科技來講,阻擋一次滅世大洪水,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哪怕是部分陸地下沉,但隻要早點做好準備,搭建一些高層的超導結構。
再加上全民的提前遷移高山。
這不說是萬全,起碼也小規模的實現救人了。
起碼讓張逢來看,滅世災難,之所以是災難,因為大規模的突發事件。
可現在已經找到了源頭。
那剩下的就是如何保障更多人的安全了。
對此,張逢感覺以目前的技術,也隻有兩種可能。
一,根據這十幾年來的超導小樓計算。
穹頂已經有穩定的理論雛形了。
在有雛形的情況下,造一萬個‘穹頂大船’,每個大船上住七十萬人,那麼是可以裝下全球人類。
當然,超導也行,但在強度上,是比不過更高複合材料的穹頂。
但穹頂雖好,可在計算中,最大承載量,隻能到七十萬人左右。
畢竟這些人還要帶上各種生活設施,以及一些個人雜物什麼的。
尤其穹頂內也要建造完整的生活係統,這都是很高的負重。
要知道穹頂是防在海裡,不是陸地,所以這些東西的重量,都需要它自己消化掉。
這是一個重量上限的難關,目前無法更好優化。
但對於目前的科技來說,荷載上也不算難是難關。
大不了就是多建穹頂,多分攤。
張逢感覺這個是可行的。
包括這些資料,張逢也都投到大熒幕上了。
然後,第二個辦法,那就笨辦法。
儘量減少工業,並無限延長災難時間。
隻要能拖到30年以後,災難還沒發生,那自己或許就是變相的完成了救援任務。
如果算是完成,那之後等世界凍結,再等自己實力高了以後,就可以試著回來處理。
這個二,必定是更安全的,但就不知道算不算完成。
非主線內,已經標注了‘災難發生時,拯救百萬人’。
張逢想了想,最後決定還是用第一個辦法吧。
直接造穹頂大船。
這樣一來,一是可以對現實實現科技大反哺,二是這個世界有星際計劃,那麼先造穹頂,保證安全,之後再造星際戰艦,這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無論怎麼想,這都是合理的。
與此同時。
不用張逢說什麼,這些聰明人想了一會,又看完熒幕上的數據資料以後,就想到了張逢曾經所言的穹頂計劃。
雖然他們感覺超導也可以,且更實用。
但通過‘四維老大哥’的金丹手段。
以至於他們覺得,還是穹頂好。
“我無條件相信張院長……”
“四維文明看事情的角度,肯定比我們看的更遠……”
“穹頂是將來星際內的重要一環。”
他們是這樣相互說服的。
金丹還是有絕對的震懾性,遠比證據來的更為充實。
起碼本來支持超導的人,現在也無條件的支持穹頂。
並且張逢也在想著,以目前這個世界內的超級算力,是遠比現實世界內高了。
那麼能再優化穹頂的情況下,現實世界內的機械平台,倒是可以用穹頂搭‘部分地基’了。
因為穹頂在材料合成上麵,和超導形成很大差彆。
這樣就可以利用地球上的另一些原材料。
實現物質上的均衡。
……
往後數年內,倒是實現了張逢曾經所想的一心一意造穹頂。
張逢學完了因果的部分規則後,這幾年心情完全放鬆之下,也開始閉關修煉,爭取快點邁入金丹圓滿。
轉眼。
又是六年過去。
張逢又開始凝練元嬰,爭取在這個世界結束之前,練到70%左右。
如果下個世界還是類似的長時間世界,基本上元嬰就成了。
到時候自己的感知應該更為強大,且有更多的高維能力。
說不定再碰到類似的事情,自己就可以嘗試用武力‘修複’了。
自己現在不完全戰力的金丹,術法都可以覆蓋一個市,元嬰,最少也得三四個市。
用三四個市的戰力,去慢慢修複海底漏洞,並用術法加固。
張逢感覺應該是可行的,起碼比金丹好很多。
……
而在之後幾年內,隨著穹頂技術被研發出來。
之前他們亂走超導科技樹的效果,倒是體現了。
具體是,穹頂的建造過程很快。
超導的傳輸優越性,還有Z1的無限能源,實現了一個月十艘穹頂戰艦的速度。
不想離開家園陸地的人,都前往了被穹頂加固的高原。
算是陸地上一小部分留存,更多的人是來到了海上的穹頂。
這邊是一艘艘飄蕩的‘透明艦’,裡麵的生存設施,也足以讓七十萬人無憂生活。
至於穹頂材料,則是一種類似於玻璃的亞克力高透明材料。
這和張逢所想的高文明防護罩差不多。
這也讓張逢變相知道,自己關於防護罩的研究方向是走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