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RX7之所以被稱之為“轉子天王”,就在於它搭載了一顆堪稱信仰級彆的轉子發動機13B。
轉子發動機有著截然不同於活塞發動機的做功方式,它省去了複雜的進排氣門,也不需要連杆和曲軸等傳動結構,意味著擁有結構簡單、重量輕便、體積緊湊等等優點。
這些優點放在性能車上麵,工程師可以更自由安置以及分配重量,於是乎馬自達RX7前後軸荷非常均衡,曾被認為是九十年代操控性最好,平衡性最佳的性能,甚至到沒有之一的程度!
轉子發動機優點,缺點同樣顯著,首先便是它的油耗跟排放極高。
彆看轉子發動機1.3L性能,基本上能翻倍相當於活塞的2.6L,油耗卻能做到3.0L或者更高!
後世網絡上曾把納智捷稱之為“油耗黑洞”,中石油中石化的戰略合作夥伴。
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其實也不逞多讓,做成大排量的話不是去加油,可能就是走在加油的路上。
如果單單油耗的話,其實很多土豪還能接受。
轉子發動機的做功方式,注定了磨損非常嚴重,材料學沒有獲得突破的前提下,往往幾萬公裡發動機就撐不住了,這點判定了在民用車領域的死刑!
曾經的馬自達把轉子視為信仰,沒錢了就好好造民用車賺錢,有錢了就重啟轉子發動機研發,一直處於某種循環之中。
隻不過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轉子發動機命運愈發昏暗。
原因很簡單,材料學要是能突破的話,那為什麼不用來解決電池問題?
隻要解決了電池問題,電動車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強的汽車了,包括轉子發動機在內的燃油發動機,基本上都走向了窮途末路……
當然,時代變遷跟科技發展,不影響馬自達RX7是一輛很具特色的車型。
就好比電動時代,依然有很多人玩小鋼炮性能車一樣。
“好車。”
陳向北由衷稱讚了一句,內地由於民用汽車工業發展較晚,再加上經濟因素的影響,沒有經曆過九十年代汽車文化浪潮頂峰的洗禮,能看到的經典性能車款式不多。
港島依托特殊的曆史過往,這方麵相當於先行一步,無論是大眾R36還是眼前這輛馬自達RX7,都算讓陳向北大飽眼福。
“要不試試?”
秦連傑看出了陳向北的渴望,從旁邊箱子裡拿出車鑰匙遞過來。
既然氛圍都到這裡了,陳向北自然不會拒絕。
說實話,他哪怕上輩子,都沒有開過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車型,還真心有些好奇。
接過鑰匙坐進駕駛艙,秦連傑也是順勢坐進副駕駛位置。
他上車的第一動作,就是趕緊給自己係上安全帶,陳向北這小子開車的速度太猛了。
哪怕是抵達職業門檻的業餘車手,秦連傑都感覺自己抑製不住的心跳加速。
按照正常的流程,陳向北擰動鑰匙之後,RX7應該響起馬自達標誌性的“ZOOM~ZOOM”引擎呼嘯,然後經典老日係跳燈彈出來,一腳油門下去飛馳出車速。
實際情況卻是陳向北鑰匙擰到底,這輛馬自達RX7卻出現了如同拖拉機般的“噠噠噠”聲音,連續好幾次硬是沒能打著火。
麵對這種狀況,秦連傑跟陳向北對視了一眼,他臉上浮現出幾條黑線,空氣中仿佛彌漫著一絲微妙的尷尬。
片刻過後,秦連傑才咽了下口水回道:“轉子發動機通病,很久沒開冷車容易打不著火,我等下叫人過來檢修看看。”
聽到這句解釋,陳向北算是明白為什麼馬自達轉子發動機名頭震天響,實際應用卻始終鋪展不開,可靠性確實有點差了。
還好改裝店彆的不多,就是車多。
秦連傑直接駕駛著店裡的工具車凱美瑞代步,跟在陳向北的大眾R36後麵一同前往澳島。
這個時代港珠澳大橋還沒有建立,車輛直接開到澳島還需要駁船轉運,短短幾十公裡路程算上登船排隊時間,陳向北跟秦連傑足足用了接近三個小時,才抵達了東望洋賽道的起點,也就是澳島友誼大馬路的格蘭披治賽車大樓。
由於距離正式開賽還有一周多的時間,東望洋賽道沒有封閉依舊作為普通街道使用,隻不過在很多彎角處已經搭建起了加強護欄。
一方麵能起到隔絕的作用,另外一方麵是保證車手跟兩旁居民的安全。
就在這個時候,秦連傑從凱美瑞下來,拉開了陳向北R36副駕駛門坐了進來,並且開口介紹道。
“向北,按照往屆格蘭披治大賽的習俗,得等到練習賽的前一天晚上,東望洋的街道才會徹底清空且封閉。”
“畢竟澳島就這麼大,長時間封路會造成很嚴重的出行不便。”
“嗯,我知道。”
陳向北點了點頭,他雖然上輩子沒參加過澳島F3,但不意味著完全不了解,至少每年都會從新聞裡麵關注下。
主要在於後世參與格蘭披治賽事的知名車手太多,基本上大家能叫出來名字的頂級車手,都有過來到澳島參賽的經曆。
比如維斯塔潘、諾裡斯、漢密爾頓、拉塞爾、勒克萊爾、奧康,以及來自於中國的周冠羽等等。
可以這麼說,後世現役F1車手裡麵,大半都參加過格蘭披治大賽車。也恰恰是這些頂級車手的加入,才造就了澳島“F3之王”的頭銜。
方程式賽車界早期還流傳過這麼一句話,誰成為了格蘭披治的冠軍,誰就相當於提前統治了F3賽事!
不過在兩千年之後,現實卻跟傳言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走向,上麵提到名字的知名F1車手,強如維斯塔潘都沒拿到過格蘭披治的冠軍頭銜。
相反拿到澳島F3冠軍頭銜的車手,紛紛呈現出高開低走的架勢,很多連F1都跑不進去。
最後一個能在F1裡麵有點水花的格蘭披治冠軍,還得追溯到2001年的佐藤琢磨。
出現這種狀況的因素,主要還是在於地利優勢太過明顯,F3級彆又沒有賽車模擬器練習,你就熟悉幾天的賽道,怎麼跟彆人開了幾年的去比?
就算號稱“賽車機器”的維斯塔潘,也做不到在幾天時間內,記住彎角、路況、走線等等賽事級信息。
“那就開兩圈感受下。”
秦連傑不再多言,陳向北這個級彆的車手,說一千道一萬,還不如讓他自己跑。
點火啟動,陳向北沿著東望洋賽道開始行駛。
本來澳島就地方小街道狹窄,現如今隨著格蘭披治賽事即將要舉辦,還有這全球各地的車迷跟遊客紛紛前來,東望洋這條路就跟市中心的繁華路段一樣,陳向北時速隻能維持在二三十公裡左右。
更為離譜的是,道路兩旁臨時停靠著很多車輛,就連彎道處都不放過,陳向北很難看清楚道路具體細節特征。
說實話,陳向北有過心理預期,知道東望洋賽道的路況肯定很複雜。
但他沒有想到會複雜到這種程度,連“走”賽道都充斥著麻煩。
難怪拿下過F1摩納哥站冠軍,有著“極限哥”頭銜的勒克萊爾,未來跑東望洋賽道都被土著給乾翻,,這種交通狀況完全是懵逼狀態!
“秦連傑,車輛行人太多,有些不好搞啊。”
陳向北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他感覺自己是不是來的時機不對,碰到了上下班高峰期?
“要不這樣向北,我來給你講解一下賽道特征跟注意點?”
秦連傑試探性的問了一句。
其實早在南雲山頂的時候,他最初想法就是在陪陳向北熟悉賽道的過程中,看能不能提供點經驗跟建議。
隻是當坐在副駕駛,感受了陳向北下山操控之後,秦連傑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
原因在於他意識到自己跟陳向北的差距,已經遠超了最初的預計,這小子到歐洲賽道車技提升太快,堪稱有著進化一般的速度。
拉開質變的情況下,街頭業餘車手很難再給職業車手,提出什麼有建設性的意見。
“沒問題,你說吧。”
陳向北倒沒這種觀念,認為秦連傑不配“教”自己。
相反古人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特彆在東望洋這種特殊的街道賽。
哪怕你是條過江龍,也得老老實實的先盤著!
“向北,從起點友誼大馬路開始,T1彎道就是水塘彎,它寬度不足十米且彎速較快,意味著起步之後必須用儘賽道寬度,才能完成高速過彎切線。”
“入彎搶奪走線位置很重要,外側跟內側之間的過彎速度差距,能直接拉開幾個車身。”
“正因如此,T1水塘彎事故發生率極高,哪怕就是街頭賽車幾輛車都難以避免追尾。”
對於秦連傑講解的起步特點,陳向北很認真的點了點頭。
街道賽的難度不僅僅是對於自己的操控技術要求嚴苛,有些時候對於運氣跟時機的掌控同樣重要。
澳島格蘭披治大賽車,還有一個彆稱叫做格蘭披治“大撞車”。何止是起步彎角會撞,幾乎每一個彎道事故率都要遠超其他任何一條F3賽道。
甚至於不止方程式賽事,就連GT跟摩托賽事,同樣有過很多慘烈事故。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2017年GT世界杯,彎道連環追尾造成的車損超過三千萬美元,十幾輛頂級GT超跑撞到報廢。
“T2彎道便是東方文華彎,它擁有整條賽道的最高彎速,這個彎角極大考驗車手的技術跟勇氣,對自己車輛操控精準有足夠自信的話,可以嘗試全油門過彎。”
說完這句話後,秦連傑緊接著坦誠補充道:“不過我沒有嘗試過,信息來源於跑過的F3頂級車手,他們賽後采訪說可以。”
格蘭披治不管什麼類型的賽車,全油門過彎速度至少在250km/h以上。
這種速度放在街道環境裡麵,周邊觀眾跟景物不誇張的說,都能形成幻燈片一樣閃過的效果,更彆說還要操控賽車用著厘米或者毫米級彆的精度,擦著賽道隔欄護欄飛馳過去。
但凡操控技術或者心理素質有些許瑕疵,沒有緩衝區的情況下撞到護欄上麵就是車毀人亡的下場。
澳島格蘭披治大賽車,單單方程式賽事就已經死亡了十五名車手,算上房車跟摩托更是高的誇張,它也因此被稱之為亞洲最危險的賽道,沒有之一!
秦連傑就是個業餘地下車手,沒事全油門玩什麼命呀?
“嗯,我知道了。”
對此陳向北的回應卻很平淡。
職業車手注定要用生命去挑戰賽車跟賽道的極限。
當你怕的那一刻起,其實就已經輸了,注定不適合再當一名職業車手。
因為恐懼,會讓你不知不覺的放慢速度,望著彆人的車尾燈比賽,那還有什麼堅持下去的意義?
見到陳向北這副淡然神情,秦連傑就明白這小子,為什麼車技進步會這麼誇張。
丟你老母,這小子不怕死啊!
當然,心裡話秦連傑不會說出來,他依舊認真介紹著彎道。
“T2文華過來之後,就是東望洋全場最高速度的直道,這裡都是油門全開提速。GT3賽車最高車速大多在280km/h左右,至於三級方程式極速多少,我就沒有太關注過。”
“直道末尾便是著名的葡京彎,超高尾速對車手的刹車距離判斷要求很高,導致曆年來這裡都是最佳的攻防超車點,你得多關注下路麵的抓地力情況。”
秦連傑雖然不是職業車手,但確實對東望洋這條賽道十分了解,講解的十分通透。
另外陳向北還發現一個特色,那就是相較於歐洲用“人名”來命名的彎角,澳島這條東望洋賽道的彎角命名,全部都是采用當地著名賭場跟酒店。
特彆是這個“葡京”的名號,哪怕陳向北都挺耳熟。
畢竟後世很多網絡視頻,片頭動不動就冒出來一句:澳島首家線上賭場上線……
至於是不是真的“葡京”就不清楚,反正名號都是叫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