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德托,我這一圈排名第幾?”
陳向北開口詢問了一句,他此刻聲音明顯有些發虛。
高強度的三節排位賽下來,雖然看似隻推了幾個計時圈,但事實上這幾圈全部都是拚儘全力拿命去推那種,中間十分鐘休息根本就不夠喘息。
特彆在巴林賽道的高溫加持之下,防火內衣再加上厚重的賽車服,以及方程式賽車那開放式的座艙,就相當於三十多度的炎炎夏日裡麵,穿著一套厚重棉襖在太陽底下暴曬!
對了,算上密不透風全盔的話,比戴個“大棉帽”還難受。
這種體驗是陳向北上輩子沒經曆過的,畢竟F2、F3級彆的墊場賽考慮物流成本,基本上都是在歐洲區域舉辦,溫度最高也就是二十多度的樣子。
二十多度跟三十多度,彆看僅相差十度,實際體驗天差地彆。
難怪後世巴林會被改為夜戰,這大中午的排位賽,哪怕F1車手身體素質都屬於人類頂尖的那種,依舊有些難以承受。
“第七。”
奧德托依舊保持著他“高冷”風範,很簡單的回了一句。
可是這次回答完之後,他又補充道。
“不錯。”
其實對於一名F1新人而言,首秀排位賽晉級Q3就已經值得大吹特吹,更彆說戰勝老年隊友拿到第七的排名。
奧德托本想更直白露骨的稱讚陳向北,隻不過考慮到真正決定成績的正賽還未來臨,很多東西都得悠著點好。
排位賽情緒的波動,表明陳向北終究還沒達到“汽車人”的程度,稱讚太過很容易讓年輕人驕傲自滿。
【第七?】
聽到這個排位,陳向北心境有些複雜。
既高興,又有些不滿意。
廢氣擴散器的應用,讓TF110賽車贏在了起跑線上麵。
過彎極限速度就是最好的證明,目前HRT賽車僅次於紅牛的RB6,達到了圍場前二的水平。
問題是這種領先,很難做到全賽季。
長則三五場比賽,短則下一場分站賽,大車隊研發就能模仿複製出來。
甚至“禦三家”級彆車隊研發基地裡麵,已經有了新的空氣套件,隻是考慮到缺少實戰成績驗證,暫時沒有裝配到賽車上麵而已。
就如同去年的雙層擴散器一樣,幾場比賽之後成為了車隊人均標配,導致中期布朗GP車隊成績差點崩盤,靠著出售股份給戴勒姆集團跟阿布紮比投資局,才最終穩定了局勢。
HRT領先優勢能撐多久,陳向北不知道。
但他知道被追上來,絕對是時間問題,這就是大車隊跟中小車隊之間的本質區彆。
雙方的研發基礎跟底蘊差距,根本就不是短短一個賽季就能彌補。
強如梅奔這樣的世界頂級車企入場,依舊蟄伏了數個賽季,才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八冠王朝。
雖然理智告訴陳向北,首賽季爭冠更像是一個口號,亦或者說遙不可及的夢想。
說出來有可能被人嘲笑的那種。
但不被嘲笑的夢想,就沒有去實現的價值。
陳向北依舊想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如同去年布朗GP車隊那樣,通過前期技術領先期建立起足夠的優勢護城河,哪怕中後期其他車隊追上來了,依舊能笑到最後。
第七名的排位賽成績,很明顯不夠!
哪怕巴林薩基爾是一條很好超車的賽道,TF110長距離優勢還不如排位賽,提升名次的難度會比預想中更高。
陳向北這邊想的很多,賽事解說卻陷入了驚歎。
“WHY?這怎麼可能?”
埃米爾下意識說出這句話,他本以為第八就是陳向北的極限。
結果萬萬沒想到,舊胎還能提升一個排名!
沒有誰比埃米爾這個本地人,更清楚巴林賽道有多麼“吃胎”。
第二個飛馳圈的舊胎,大多數情況下都要比新胎慢,除非這個車手隱藏了實力,亦或者說短時間內出現質的提升,否則就不可能出現這種倒反天罡的情況!
“很意外是嗎?”
詹姆士聽到之後,僅是笑著反問了一句。
他畢竟是過來人,現在埃米爾的反應,就如同他當初解說陳向北雷諾跟F3賽事的心情一模一樣。
中國小子,總是會在料想不到的地方,給你帶來驚喜跟衝擊!
“排位賽第七,已經超過了萊科寧的首秀。”
“如果正賽能穩住的話,北不僅能做到首秀拿分,還真有概率進入前六再次匹敵萊科寧。”
埃米爾無比艱難的說出這段話,這著實有些超乎他的認知範圍。
誰都知道花布說陳向北跟萊科寧齊名,屬於意大利老流氓不加遮掩的營銷碰瓷。
如今陳向北卻觸摸到了當年萊科寧的新秀高度!
“北中國車手身份帶來的刻板印象,讓很多人低估了他的天賦跟實力。”
“當你脫下有色眼鏡,就能感受到一位圍場新秀綻放的光芒。”
“埃米爾,北絕對值得期待。”
詹姆士用著感慨語氣說出這句話,如果北是一名歐洲車手的話,可能早就被視為圍場內冉冉升起的新星!
“沒錯,陳向北不是什麼弱者,他也是中國的天才車手!”
“陳向北僅用數場比賽就進入F1,難道就真比萊科寧的‘三級跳’差嗎?”
“加油,陳向北!”
受到詹姆士話語的影響,中國車迷的支持聲音從看台各處響起。
陳向北從來就沒弱過,為何一定要把他擺在弱者的位置上看待?
為什麼不能給萊科寧齊名,他就一定不可戰勝嗎?
隻是這些零星的呼喊聲,淹沒在了圍場各種議論的嘈雜之中。
陳向北駕駛著TF110賽車返回車隊P房,走出座艙脫下頭盔的時候,他整個人如同蒸了一回桑拿,頭發上麵都出現了肉眼可見的汗珠。
第一時間陳向北就把賽車服拉鏈扯開散熱,然後綁在腰間位置來到了控製台麵前,澤野弘樹等策略組成員,也是紛紛向他表達了祝賀。
排位賽第七的成績,對於HRT這種“新軍”車隊而言,彆說是放在一名新人車手身上,哪怕就是放在一名老將身上,都能算得上非常不錯的成績,自然值得歡呼跟慶祝。
當然,奧德托除外,這意大利老頭向來不苟言笑。
高興回應了車組成員之後,陳向北站在奧德托身邊,目光看向監控屏幕上的最終排名。
紅牛車隊維特爾不出意外的拿到了杆位,處於上升期的車手搭配一輛綜合性能頂尖的賽車,幾乎等同於沒有對手!
法拉利車隊馬薩排在第二,他最後時刻超越了隊友阿隆索,證明了自己才是南美車壇的接班人。
緊隨其後的便是邁凱輪車隊的漢密爾頓,法拉利車隊阿隆索,以及紅牛車隊的韋伯跟梅奔車隊的羅斯伯格。
圍場內曾經的“禦三家”,已經逐漸演變成了“四大車隊”。
排在第七的HRT車隊陳向北,成為了那個唯一的異數。
“羅斯伯格越來越強了,他全程壓製了舒馬赫。”
“北,想要正賽進入前六,你必須要多關注他。”
排位賽已經過去,奧德托早已把目標轉為正賽。
陳向北要挑戰的第一個強大對手,便是排名在他前麵的尼科·羅斯伯格。
說實話,對於羅斯伯格能戰勝舒馬赫,奧德托內心裡麵非常震驚。
像他這種老一輩賽車從業人員,特彆還是從法拉利王朝時代出來的工程師,對於舒馬赫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不可戰勝的時期。
哪怕經曆過跟萊科寧“冰與火之歌”的失利,以及跟阿隆索“紅藍大戰”的敗北,外界也沒人認為是舒馬赫實力不濟,更多在於法拉利車隊盛極必衰。
況且無論是萊科寧,還是阿隆索,他們兩個都證明了自己曆史級巨星車手的實力。
相比較起來,羅斯伯格遠遠沒有那麼耀眼,更多是籠罩他冠軍父親的“車二代”光環之下。
從練習賽到排位賽,舒馬赫卻被“車二代”給全程壓製,奧德托內心裡麵有點接受不了。
“我知道,羅斯伯格非常強。”
陳向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