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北,加油,爭取首秀進入前六!”
“加油,車手北!”
“中國最強F1車手,讓老外看看你的實力!”
“車手北,你也會成為世界最強的F1車手!”
不知道是不是隻有最為狂熱的粉絲,才會擠到車手通道等待陳向北的經過。
亦或者是中國車迷們,見到了練習賽跟排位賽期間對陳向北不友好的場麵。
這一刻鼓勵跟支持的聲音,占據了絕對的主流。
“謝謝,謝謝,我會加油。”
陳向北不斷的揮手致意,心中有著一股說不出來的感慨。
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沒有絕對的喜愛跟憎惡。
無論何時,自己背後都有著支持者!
一步步來到賽道的車手聚集區,這裡已經停著一輛改裝花車,車手們等待著巡遊活動的正式開啟。
說實話,對於各支車隊的F1車手,陳向北不算陌生。
從最初的F3墊場賽算起,再到賽季結束的冬測期,又到今天新賽季的揭幕戰正賽,已經見過了許多麵。
可是陳向北對這些車手,依舊不熟。
一方麵是雙方沒有太多的交集,身處不同車隊就相當於“各為其主”,再加上又是賽道上同場競技的對手,最多就是碰麵握個手打個招呼,想找點共同話題都難。
另外一方麵則在於,陳向北中國車手的身份。
種族歧視算是圍場內避開不了的話題,從F1賽車誕生之初,這就是屬於白人的貴族運動。
很多時候相比較足球,籃球等項目,F1種族歧視言論受限於高學曆跟高逼格的存在,表現的其實並不明顯。
但這並不意味著不存在!
就好比後世紅牛顧問馬爾科,曾在佩雷茲狀態低迷期間公開宣稱,南美人無法擁有維斯塔潘那樣專注的頭腦。
毫無疑問,這句話背後隱藏的深意,就是種族歧視。
要是佩雷茲還是紅牛旗下車手,雙方同一個團隊共識多年,抬頭不見低頭見好歹有些情分存在,馬克爾能說出這樣的話語,當時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同樣例子還有維斯塔潘嶽父老皮奎特,麵對采訪下意識把漢密爾頓稱呼為“小尼格”。
要知道這都已經二十一世紀了,“政治正確”在歐美已經成為了主流,依舊還能出現這種情況,隻能說某些思維其實早已根深蒂固。
當然,陳向北被冷遇,並不完全歸咎於什麼“種族歧視”。
更多還是在於他“人設”的不討喜,以及缺乏歐洲訓練跟比賽基礎。
以往中國運動員亦或者說亞洲車手的形象,絕大多數都是謹小慎微,寧願自己吃點虧都不願得罪人的那種,就差沒有把好欺負三個字寫在臉上。
這種毫無威脅的人,自然容易受到“喜歡”。
陳向北卻截然不同,低級彆賽事狂妄就不說了,新賽季發布會照樣肆意張揚,排位賽更是強硬無比的插隊蘇蒂爾,展現出他硬茬風範。
毫無疑問,這種車手有“魚雷”傾向跟勇氣。
另外F1車手其實是個非常小的圈子,今天踏入圍場的車手,大多數在幾歲時候就接觸過,成為了隊友或者說對手。
比如說漢密爾頓、蘇蒂爾、庫比卡這幾個,就是從小比到大。
陳向北沒有這種經曆,不熟就很正常。
等待花車巡遊的階段,眾車手交談甚歡,就連新賽季佩特洛夫、迪格拉西、特魯利等幾位新人,都很快融入了進去得到熱情歡迎。
唯有陳向北,還是孤零零的站在一側,有些不知所措。
“要不要我幫你介紹一下?”
特魯利的聲音從耳旁響起。
相比較陳向北這種新人,特魯利雖然性格火爆在圍場內得罪過不少人,但十幾年職業生涯經曆過普羅斯特、雷諾、喬丹、豐田等諸多隊伍,他的交往人脈顯然要廣泛的多。
本來陳向北如何跟特魯利沒關係,他也沒閒工夫操心。
可是觀看陳向北第一視角車載錄像,讓特魯利得到了一些收獲跟啟發,他性格耿直不喜歡欠人情。
“不用了。”
陳向北搖了搖頭,交朋友這種東西講究一個水到渠成,沒必要去硬融入圈子。
“隨你。”
對方沒這個需要,特魯利自然不會上趕著幫忙。
簡單回了兩個字,就跟自己的朋友敘舊。
大概過了十來分鐘的樣子,賽事主辦方示意車手們登上花車,即將要繞著賽道進行巡遊,讓現場觀眾們能更清晰的看到自己支持的偶像。
陳向北自然是跟著人群上車,伴隨著車輛啟動圍場內響起了雷鳴一般的呐喊尖叫聲,這跟坐在賽車上的感受截然不同。
新秀們不斷朝看台方向揮舞著手臂,老車手們對這種巡遊早已習慣,三三兩兩倚靠在花車圍欄上麵聊天,唯有陳向北獨自站在最靠後的位置,饒有興趣的打量著周圍一切。
畢竟這是他第一次經曆,充斥著新奇跟陌生。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穿著白橙配色的車手,來到了陳向北的身邊,他就是最年輕的F1世界冠軍漢密爾頓!
“不適應嗎?”
漢密爾頓主動詢問了一句。
看著身旁的漢密爾頓,陳向北愣了一下,第一反應其實是一種不真實感。
哪怕這個世界已經見過許多麵,雙方卻是第一次近距離溝通,曾經隻能在電視熒幕上見到的“虛擬”人物,如今卻主動開口跟自己說話。
“還好。”
陳向北笑著回了一句。
“曾經我有著跟你同樣的經曆,加油。”
漢密爾頓早就注意到了陳向北,更察覺到了他的“孤獨”。
這種類似的場景,漢密爾頓感同身受。
身為F1曆史上第一位黑人車手,他就是在一路歧視的目光中走過來的。
早年間車手巡遊活動,不止一次可以看到漢密爾頓從車手通道走出來,沒有任何車手跟他打招呼,就如同今天陳向北的境遇一樣。
甚至就連站在花車上麵,都出現過涇渭分明的場景,漢密爾頓被孤立一個人站在旁邊,唯有好友蘇蒂爾偶爾會主動跟他搭話。
隻不過這個好友,被他給親手拋棄了。
當時的漢密爾頓,就已經意識到膚色的潛在歧視。
麵對媒體采訪詢問的時候,他曾握緊自己的拳頭回道:“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僅不會打擊到我,還會讓我更加的堅強。學到如何在風雨中樹立信心,化悲憤為力量變得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