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陳向北的詢問,這一次特魯利沒有直接回答,臉上流露出猶豫的神情。
曾經他“慷慨無私”願意共享調校數據,以及提供自己第一視角的車載錄像。
在於特魯利有著前輩跟老將的驕傲,出手指導一下新人菜鳥沒什麼,特彆拋開布裡亞托利的因素存在,這個中國新人的勤奮努力很對他胃口。
但現在情況有些不同了。
陳向北成為了可以戰勝自己的對手!
告知對手賽道特性,毫無疑問將增加自己獲勝的難度。
見到特魯利臉上猶豫神情,陳向北能理解對方的心態,禮貌笑了笑就打算繼續朝前走賽道。
就在陳向北走出大概五米的樣子,特魯利開口說道:“阿爾伯特公園賽道的難度不在於彎道,更多在於外界條件的變化。”
聽到特魯利這句話,陳向北停下腳步。
“哪些外界條件變化?”
“風、雨、溫度!”
特魯利非常簡潔的說出三個詞,做到這一步他覺得自己還了陳向北公平競爭的人情。
至於對方能不能參透,就是中國小子自己的問題。
說罷,特魯利就徑直轉身離去。
【風,雨,溫度?】
陳向北嘴中默念著這三個單詞,他並非對於阿爾伯特公園賽道完全沒有了解,隻是很多東西需要憑借經驗去解決。
溫度很容易理解,南半球正處於春夏交際,阿爾伯特公園賽道有著跟巴林薩基爾賽道一樣的高溫條件,特彆是對於輪胎跟刹車係統壓力巨大。
上一站陳向北依靠三停戰術,再加上自己的保胎能力,輪胎顆粒化的影響並不是很明顯,壓力更多集中於製動係統方麵。
阿爾伯特公園賽道由於它“半街道”的特性,超車相比較巴林賽道要更困難一些,意味著多停戰術不會成為主流,車隊更多選擇一停或者二停。
這樣對於車手的保胎,以及節奏把控要求更高!
“雨”這一點陳向北看過賽道曆年氣象資料,知道墨爾本春夏季節氣候不穩定,經常會出現突如其來的降雨打亂比賽進程,使得半雨胎跟全雨胎成為比賽勝負手。
雨戰是決定一名F1車手有沒有爭冠能力的標準,馬薩、博塔斯等人注定成為二號車手,就在於他們“旱鴨子”短板太過於明顯。
陳向北到目前為止,隻有在鈴鹿賽道接受學院測試的時候,跑過一場雨戰。
除開澤野弘樹跟水穀翔這群早期成員,外界沒人誰知道陳向北的雨戰能力,特魯利就更不可能清楚。
他說出這個詞,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提醒。
至於“風”,概念相較而言就虛幻許多。
但其實F1賽車的宿命,就是與“風”的抗爭!
對於F1賽車而言,能開多快並不完全取決於馬力多少,抓地力跟穩定性才代表著賽車的速度極限,這些東西都是要靠空氣套件引導“風”來決定。
阿爾伯特公園環繞湖麵建造,風景優美宜人的同時還帶來了湖風。
炎熱環境下涼風吹拂人會感到很舒適,但突然產生的橫向側風對於賽車的操控可能就是“致命”。
同樣的彎道,同樣的駕駛方式,同樣的方向盤角度,有風跟沒風會對賽車行駛路線造成偏移。
這個偏移幅度不是很大,可能隻有區區一兩厘米的樣子,除了車手本人之外,幾乎外界察覺不出來有任何變化。
可對於挑戰操控極限的F1賽車而言,一兩厘米就會決定彎道能否順利通過!
輕則刮碰護欄,重則失控打滑上牆。
並且相比較溫度跟雨,這種至少還在可控範圍之內的變化來說,風的速度完全不可預計。
上一秒沒有,誰也不敢保證下一秒會不會有。
抵抗風很多時候不單單看車技,更多考驗車手的感知跟經驗。
並且阿爾伯特公園賽道的高橫向負荷,也是由各種“風”引發,對賽車穩定性調教要求很高。
特魯利隻是簡單說幾個單詞,一方麵在於他跟陳向北處於競爭關係,很多東西不想細說。
另外一方麵在於,這種東西也沒辦法細說。
能不能解決問題,全憑車手自己的悟性。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陳向北沒有再繼續走賽道,轉而返回了下榻酒店。
第一時間找奧德托要了曆年阿爾伯特公園賽道氣象資料,同時還把觀看比賽錄像的重點,從車手走線上麵轉移到側向滑動的處理。
很多東西確實需要豐富的經驗才能處理,不過同樣有方法去學習!
周四走賽道陳向北沒有前往,依舊留在酒店裡麵鑽研資料。
見到這反常的一幕,布裡亞托利帶著不解開口問道:“奧德托,北怎麼了?”
花布屬於那種嚴格把管理跟技術區分開的人,哪怕他很強勢期望掌控一切,卻不會在車技方麵去指手畫腳,全部都是交給奧德托為首的比賽工程師團隊。
以至於他壓根不知道,陳向北鑽研一些什麼東西。
“他摸到了阿爾伯特賽道的精髓。”
奧德托淡淡回了一句。
風、雨、溫度這三點,並非隻有特魯利一人懂,圍場從業數十年的奧德托同樣懂。
他原本打算周四走賽道的時候,實地跟陳向北去講解注意特性,沒想到這小子自己提前領悟到了。
北的賽車天賦,確實高得可怕!
“精髓?”
布裡亞托利愣了一下,沒搞明白奧德托打的什麼啞迷。
不過聽起來應該是好事,那陳向北做什麼就變得無關緊要。
隻看結果,不看過程,才是花布的人設!
3月36日周五,澳大利亞大獎賽首節練習賽時間。
還是按照以往的習慣,陳向北早早起床就做好了出發賽道的準備。
見到陳向北從房間出來,奧德托意味深長的問了一句。
“明白了嗎?”
“嗯。”
陳向北知道奧德托想要問什麼,他點了點頭。
“OK,準備出發。”
沒有過多言語,這就是兩個人長時間相處下來的默契。
依舊是車組成員集結從酒店乘坐大巴前往賽道,看似相比較其他車隊豪車出行亮相更省錢,其實這並不是車手商業價值最高的出行方式。
理論上車手開著讚助商品牌車輛入場,才能利益最大化。
就如同法拉利、梅奔、邁凱輪等等車隊,不管在哪一站比賽,隻要出現在車迷跟媒體麵前,就一定會是開著自家品牌的車亮相。
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宣傳方式。
本來花布想把車輛讚助權出售給豐田,畢竟對方是HRT車隊的引擎供應商,雙方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不過陳向北勸說了下來,他更期望把這個機會留給中國車企品牌。
理論上車隊股東華利集團是最合適的對象,隻是收購沃爾沃集團再加上投資入股HRT,已經把華利汽車流動資金給消耗一空,甚至到了影響現金流安全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