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都看看罷!”
魏府正堂,隻見魏哲輕歎一聲將邸報遞給仆役。
隨即這封元駿精心收集而來的邸報就這樣在眾人之中傳閱。
說實話,魏哲看完後饒是早有預料也忍不住直搖頭。
何進這廝當真是廢物,飛龍騎臉都能輸也是沒誰了!
明明整個洛陽的兵馬都在他的控製之下,可他卻硬是讓幾個太監殺了。
若不是何進猝然暴死,後麵也不會爆發如此激烈的兵變。
唉,這廝當真是爛泥扶不上牆!
與魏哲類似,戲誌才、國淵、華歆等人看罷亦是直皺眉頭。
甚至氏儀等人看罷之後更是大驚失色。
“攻燒皇宮?此事當真?”
沒辦法,實在是這種事情太過駭人聽聞了。
本朝曆次政變雖多有刀兵相見的情況,但卻從未有一方敢悍然攻打皇宮。
上次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是王莽亂政期間……這簡直就是王朝末世之象!
然而魏哲卻無奈的點了點頭道:“此中諸事絕無虛假!”
……
話說上個月二十五日,洛陽終於爆雷了。
不甘就此等死的十常侍用計將何進騙入皇宮,直接將其亂刀砍死。
彆誤會,他們不是想和何進同歸於儘,而是死中求活。
原本張讓、趙忠等人想得是殺了何進之後,便直接去向何太後請罪。在十常侍看來隻要車騎將軍何苗接手大將軍之位,那麼一切危機便可消弭。
何苗的關係本就與宦官們不錯,更何況還白撿一個大將軍。
至於何太後那邊就更好說服了。
畢竟宦官本就與何太後站在一處的,反而何進是倒向士族的叛徒。
據張讓等人所知,何太後對這個愚蠢的大哥也是膩歪的不行,換上二哥何苗她說不準更開心,反正都是何家人。
因為除去了何進這個不穩定的因素,她的權勢反而會穩妥。
不得不說,十常侍確實有兩下子。
一盤必死的局麵竟然都能讓他們尋到了一線生機。
然而這次外朝的士人卻從上次太傅陳蕃與大將軍竇武密謀誅殺宦官的失敗吸取到教訓,直接用刀劍說話,不再給宦官閃轉騰挪的空間。
當意識到何進被殺之後,袁術等人便悍然率兵攻打皇宮。
張讓、段圭等人無奈之下隻能帶著何太後、新帝及陳留王逃亡北宮,並且同時招車騎將軍何苗前來護駕。
有意思的是,根據元駿打聽到的消息何苗卻在朱雀闕下被何進部曲將吳匡給斬了,所攜帶的兵馬也被司隸校尉袁紹收編了。
是日,兩宮宦官儘數被誅,宮妃多有被侮辱者。
“此必是袁氏手腳!”隻見戲誌才一臉肯定道。
魏哲聽罷卻無奈的搖了搖頭:“便是知道又如何?如今何氏兄弟俱死,何太後亦死於亂兵之中,何氏算是完了!”
說實在的,魏哲甚至懷疑何太後也是死在袁氏手下。
畢竟他們兄弟殺進皇宮儘誅宦官時,誰知道有沒有另外乾什麼。
而見魏哲這麼一說,眾人亦是點了點頭。
確實,若不是何氏全軍覆沒,董卓也不會如此順利操持廢立之事。
要知道董卓是二十八日入的洛陽,結果二十九日便在朝會上提出廢立之事,關鍵滿朝文武竟然無一人站出來反對。
最後八月三十日便在崇德前殿舉行廢立儀式,堪稱神速。
即便是向來穩重的國淵此刻也忍不住皺眉道:“袁氏太過了!”
元駿親眼所見,是太傅袁隗親自將劉辯扶下禦座,解除玉璽印綬並轉交給劉協,然後扶劉協正式登基。
沒錯,看似是董卓主導的廢立,但在國淵等人看來袁氏才是主謀。
至於董卓不僅僅是袁氏一力招來的,更是袁氏的門生故吏。
在這種情況下廢立天子說是董卓的主意,國淵如何能信?
在國淵看來袁隗無非是怕廢立天子的名聲不好聽,這才讓董卓站在前麵背鍋。
畢竟剛剛進入洛陽的董卓完全沒有理由要廢立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