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魏哲的命令下達,並州境內氛圍頓時一變。
幕府上下,這下誰都明白這次真叫雁門太守崔琰出彩了。
雖然這回他隻是平調太原太守,可未來必然不會止步於此。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會有不長眼的在崔琰麵前作死。
說簡在帝心或許有點誇張,但事實就是如此。
從邊鄙之地的帶方縣走到三州之地,魏哲的根基完全是他親手打造的。
在這個體係裡麵,他的意誌從某種程度上就是聖旨,這點就袁紹比不了了。
不過崔琰自己倒是沒有飄飄然,反而感覺如履薄冰。
出身寒門的崔琰比誰都清楚,他走到今天這一步有多麼不容易。
當博陵崔氏的子弟在洛陽遊學拜謁公卿時,他卻在服戍役。
若不是老師鄭玄有教無類,不以門第而看輕他,崔琰恐怕一輩子就這樣了。
也正因為此,崔琰格外珍惜魏哲賜予的機會。
在太原大興屯田之餘,他也沒有忘記在上黨郡厲兵秣馬的高乾。
為此崔琰還命人提來這次俘虜的袁軍官吏、將校,親自審問起來。
可不審還好,這一問還真讓崔琰有了意外收獲。
……
晉陽城,太守府內。
隻見一名衣著簡樸的年輕人跪坐在崔琰麵前,不卑不亢。
此人姓高名柔字文惠,乃陳留郡圉縣人,今年方才加冠。
由於他乃陳留郡人,崔琰便隨口問他為何來此,畢竟兗州也是袁紹治下。
不想高柔聽罷卻直言道:
“今者英雄並起,陳留四戰之地也。曹將軍雖據兗州,然觀其行事非久居人下之輩,日久必然圖謀四方,若居兗州未得安坐守也。”
“且曹將軍起兵時曾依附於陳留太守張邈,但如今張府君卻反居其下,吾恐日久生隙,不如早去。”
“故此從兄相召,吾便來此效力,以儘宗親之誼。”
不過高柔即便來了並州,也照樣也沒有得到高乾的重用。
在被魏軍俘虜時,他不過在輜重營管些雜務罷了。
然而聽完高柔的這番話,崔琰卻不由對此人有幾分欣賞之意。
原因無他,崔琰也是這麼看的。
關於曹操日久必叛袁紹的預測,崔琰甚至專門給幕府寫過一份密函。
不過上麵卻並沒有什麼反應,隻是讓他用心理事。
此刻見高柔與自家觀點相同,崔琰自然多少有幾分認可。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翻開此人的檔案掃了一眼。
隻見上麵赫然寫著高柔乃蜀郡都尉高靖之子,崔琰頓時心念微動。
於是略作沉吟,崔琰便乾脆道:
“以你之才就此沉淪可惜了,如今太原各處屯田正缺人手,你可願當個屯田吏,為我軍效力?”
聞聽此言高柔倒是沒有猶豫,當即鄭重一拜:
“多謝府君厚愛!”
實際上在草原諸胡南下之後,高柔就已經有了離開袁軍的意思。
沒彆的,就是單純覺得膈應。
若不是崔琰計劃發動的太過突然,高柔說不定都已經和高乾辭行了。
高柔都想好了,與其在並州沾染汙名,還不如去蜀中投奔父親。
眼下崔琰欣賞他的才乾,願意用他,高柔自然不會替袁紹這廝守節。
而在高柔離開後崔琰不由撫須而笑道:“少年老成,可堪大用也!”
當崔琰忙著挖袁紹牆角的時候,長安城內則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
初平三年,夏四月辛巳日。
午後,大漢尚父,長安朝堂的掌控者董卓,再次乘坐他那華麗的青蓋金華車來到未央宮前。
為了慶祝天子病愈,這次朝賀王允特地上門請求董卓出席。
董卓倒沒有多想,反而覺得王允所言不錯,多少還是要給小皇帝一點麵子。
畢竟長安朝堂若是顏麵掃地,對於他來說也是一個損失。
於是董卓一如既往地召呂布隨從護衛,絲毫沒有擔憂之色。
在出門前他甚至還在回味著昨夜的宮妃滋味,暗自感慨先帝眼光不俗。
看著車窗外不斷閃過的皇宮景色,董卓不知為何忽然想起了何太後。
他聽說何太後此人一無是處,全憑絕色姿容才能位居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