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錯過了何太後的董卓心中不由一陣遺憾,隻歎沒能早到一步。
董卓心中甚至暗自揣度,洛陽宮變之日袁紹那廝或許乾了些見不得人的事。
否則怎麼兩位皇子沒事兒,偏偏就何太後意外身亡了呢?
正當董卓對袁紹暗自腹誹之時,董卓車隊已然行至北掖門外。
董卓見狀這才收拾心緒,拖著臃腫的身軀在左右隨從的攙扶下走出車廂。
嘖嘖,溫柔鄉乃是英雄塚,此言果然不虛!
要知道早年董卓是何等豪邁英武,入洛陽時更是雄健勇猛,不可一世。
然而不到三年時間,曾經的邊郡悍將就成了一個大腹便便的老者。
看他那肥碩的身軀彆說是騎馬了,現在恐怕連跑都跑不動了。
也正因為這一點,當其他公卿百官都在未央宮外下車步行入宮的時候,董卓卻能驅車直入未央宮,等到了北掖門才下車步行。
這份待遇和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一樣,董卓都是獨一份!
然而正當董卓準備下車時,卻不想李肅、秦誼祿、陳衛、李黑等偽作宮門衛士,立刻持長戟衝出,沒有絲毫猶豫便刺向董卓。
隻是董卓朝服內竟然穿著鎧甲,李肅這一擊竟然未傷及要害,僅僅刺傷了董卓手臂,撞下車來。
慌亂之中,董卓甚至顧不上起身便驚慌的大呼道:“我兒呂布何在?”
話音未落,便見一道寒光閃過,董卓恍惚間隻感覺脖頸一痛,便墜落塵埃。
當看見不遠處的無頭屍首時,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了。
直到此刻,手中長刀的呂布方才掏出準備好的詔書,怒喝道:
“奉詔討賊,誰敢不從?”
當看見這一幕,董卓那叫一個憤怒的。
隻是他嘴唇動了動,終究沒有說出什麼便徹底歸於死寂。
遺憾也好,痛恨也罷,曾經不可一世的董卓此刻也僅僅是一攤爛肉罷了!
與此同時,太師府主簿田景及仆人這才反應過來立刻拔刀殺向呂布。
隻可惜被憤怒衝昏頭腦的他們不到兩個呼吸,便和董卓一起撲街了。
在殺了這幾人之後,在場其他的士卒終於都不敢動了。
或許是受呂布的凶威震懾,又或許是單純的茫然失措。
反正看似草率的刺董謀劃,此刻竟然真的實現了!
未央宮中,滿朝文武與天子在得知董卓的死訊頓時喜極而泣。
當此之時,王允倒是義無反顧的挑起大梁,直接命信使往各司送達赦免詔書,第一時間掌控長安城。
而當消息傳開之後,長安城內頓時一片歡聲笑語,長安士民皆舉杯相慶。
沒辦法,在董卓的統治下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士族豪門都是朝不保夕。
除了手下的涼州兵,董卓在司隸沒有任何政治基礎。
這其實才是董卓最大的失敗!
但凡他當初在士族和平民之間選擇一方,也不至於落到現在這地步。
現在好了,董卓自己死了不說,還連累了一家老小。
實際上董卓身死不到半個時辰,皇甫嵩便率兵攻破郿塢,殺其母妻男女,儘滅其族,甚至連董卓已經年過九十的母親皇甫嵩都沒有放過。
至於郿塢之中董卓好不容易搜刮來的珍藏,自然全被王允、皇甫嵩等人繳獲,計有金二三萬斤,銀八九萬斤,錦綺繢縠紈素奇玩,堆積如山。
而董卓在暴屍三日之後更是被袁氏門生挫骨揚灰,以解心頭之恨。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因為長安朝堂的當務之急,是如何處理在外駐守的涼州兵。
不想小皇帝話音剛落,王允便胸有成竹的撫須而笑道:
“陛下勿憂,微臣早有準備!”
“臣請陛下召劉伯安為太尉,帶兵勤王,以治不臣!”
司隸校尉黃琬、尚書鄭泰,金吾士孫瑞聞言亦是微微頷首。
他們早就和洛陽的劉虞聯係上了,就等董卓死後重振朝綱!
見他們這麼一說,小皇帝劉協也終於鬆了口氣。
作為宗室老臣,小皇帝自然對劉虞更加親近。
“既如此便依愛卿之言,速召皇叔入京!”
當然,劉協也沒有忘記王允這個大功臣,當場便論功行賞,命王允錄尚書事,總攬朝政。
王允聞言,這才麵帶笑意的行禮謝恩。
其實就算不為了那些涼州兵,王允也會想辦法召劉虞來長安。
畢竟若是放任劉虞在洛陽安撫士民,說不準天子哪天就想回洛陽了。
而如今洛陽周邊基本上都是受劉虞掌控,一旦天子與朝堂百官還都,朝政必然會被劉虞主導,這是王允絕不允許的!
倒不是王允有什麼不臣之心,而是他自負的認為唯有自己能振興漢室。
於是董卓方死,長安便又落入了另一個強人的控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