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一早,市委辦公廳下發了一份文件。
不長,三頁紙,標題是:
【關於建立市域試點改革觀察期專項考核機製的通知】
重點在第三頁最下麵一段:
“本季度起,農業閉環機製與醫療協同平台納入聯合觀察,組織係統、財政係統、聯動口三線交叉評價,季度出一次報告,半年出一次考核建議。”
意思很簡單,書記定了調子:不立人,先看誰穩。
換句話說——你們彆急著打牌,先看誰的係統不翻車。
組織部那邊第一時間動作。
李冬生這邊剛收到通知,辦公室門就被敲響了。
組織部副部長親自來談話。
“冬生同誌,書記的意思你應該知道了。”
“現在不是提拔的時機,是要看你這個係統能不能穩一整季度。”
“我們組織部這邊會跟你們係統組保持聯絡,所有工作調度、節點報送、外部對接,全掛觀察鏈。”
“你這三個月,能不能穩住,不光關係你個人,關係書記這套改革機製能不能站得住。”
李冬生點點頭:“明白。”
“我們這邊的準備都做好了,係統每日調度不停,數據鏈每周備份,財政接口每筆有痕。”
“我們不是怕被看,我們是等著被看。”
副部長聽完笑了笑:“那就好。”
“書記這邊的意思也很清楚——誰願意被看,誰就是真敢做事的。”
……
與此同時,鄭開來那邊也被約談。
不過不是組織部,是經信委。
經信委副主任打電話約見:“鄭市長,我們想了解一下你們醫療平台的收益節點。”
“書記說了,這次雙軌評估,不是比概念,是比轉化。”
“你這邊能不能拿出一條‘設備服務回流收益’完整閉環?”
鄭開來沒推脫,直接答應:“行,明天下午兩點,產業園會議室我親自講。”
小金聽完立馬樂了:“書記這步棋走得好啊,咱這是正式入了‘觀察名單’。”
“而且他那邊剛補完縫,我們這邊就上數據……簡直天時地利。”
鄭開來卻不急著笑,隻是盯著報告看了幾秒,輕聲說:
“彆高興太早。”
“組織部是拿人,財政口是給分,經信委是評效果。”
“我們得把三條線——全哄住。”
“不是一頭衝。”
“是三頭都能點頭,才叫真站穩。”
……
這頭,農業局調度室裡張偉也正抱著文件一頁頁審。
一份是組織部的季度考核通報草案,一份是財政口的節點反饋表,還有一份,是農業廳技術組要求他們“封裝輸出”的模板圖。
他一邊看,一邊嘀咕:
“這組織口、財政口、農業廳都盯上了,書記這是打算把市長牌桌——真翻了啊。”
李冬生看著桌上的文件,沒說話。
半晌,他放下筆,低聲來了一句:
“我們這套係統,從今天開始,不再是市裡用。”
“是——拿出去給人抄的。”
“咱得想清楚,抄是給你麵子,還是為了給你換人。”
張偉一愣,回味了兩秒才反應過來:“市長你是說……”
李冬生:“你去查一查,最近組織口有沒有在彆的市調研閉環類係統。”
張偉點點頭,立馬動手。
半小時後,一條信息送回來:
“昌州那邊也被列為副本候選,聽說農業那邊準備引進咱這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