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狗最小的小妹李小花餓得走路都打晃,卻堅持抱著三歲的侄子,輕聲給他講故事。
"小翠,把孩子給我吧。"李二狗伸手想接過孩子。
"不用,二哥..."李小花倔強地搖頭,"我還能堅持..."
第二天清晨,才十二歲的李小花再也沒有醒來,懷裡還緊緊抱著已經冰涼的小侄子——那孩子在夜裡悄悄離開了人世。
當菏洲關高大的城牆終於出現在地平線上時,李家原本的十三口人隻剩下八個了。
李老漢拄著樹枝做的拐杖,李二狗背著生病的妹妹,其他孩子相互攙扶著,一步步向那座象征著希望的雄關走去。
思緒回籠,李二狗擦了擦眼淚,帶著親人朝著前方走去。
城牆下已經聚集了數百名衣衫襤褸的百姓,他們也是跟李二狗一家一樣,為了一條活路,從江淮之地過來的。
李二狗擠到告示前,上麵清晰地寫著:"凡江淮災民,登記造冊後,每丁授田五畝,給種子農具,三年免賦..."
一個穿著軍服的兵士站在臨時搭建的木台上高聲宣布:"大家不要擠!排好隊一個個來登記!菏洲關新城需要大量勞力,隻要肯乾活,保證人人有飯吃,有地種!"
李二狗感到一陣眩暈,他扶住城牆才沒有倒下。
自從大災開始,田地被毀,一家人都在等死,如今,他第一次感到有了一絲希望。
轉過頭,他看見父親李老漢正用粗糙的手掌抹去眼淚,而活下來的孩子們眼中也閃爍著久違的光亮。
"爹,我們...我們真的能分到地嗎?"李二狗的小兒子怯生生地問。
李老漢深吸一口氣,挺直了佝僂的背脊:"能!菏洲關既然張了榜,就一定會兌現!因為,這可是冠軍候著手辦的事,他……可是我大羽的英雄,也是最有良心的貴人,從今往後,咱們老李家就在菏洲關紮根了!"
城牆下,越來越多麵黃肌瘦的災民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
他們中有的失去了父母,有的失去了孩子,有的失去了整個家族。為了能夠活下去,他們最終選擇了相信蘇淵。
此刻,他們知道自己的信任沒有被辜負,眼中都燃起了同樣的希望之火——在關外,那座正在崛起的新城,或許真能開始新的生活。
遠處,菏洲關的城門緩緩打開,一隊官兵推著滿載糧食的板車走了出來。
災民們發出壓抑已久的歡呼聲,那聲音如同春雷,在這片飽經苦難的土地上回蕩。
隨著每家都分發到一定糧的糧食,李二狗一家又被分到一隻隊伍中,離開了菏洲關,朝著菏洲關外的新城趕去。
因為新城離菏洲關有一百多裡地,百姓們還要走上數天時間。
等趕到新城時,差不多已經是十天後了。
好在,路上有人供應食物,如今正值八月末,天氣並不冷。路上還有醫師相隨,老弱和生病的,會有馬車安置。
並沒有出現百姓亡故之事,沈幼娘在知道有災民過來之後,就已經著手安排災民的迎接工作。
因此,災民雖然還未正式到達新城建設之地,卻也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等李二狗一家趕到新城建設之地時,看著前方初見地基的巨大城池,以及在其中忙碌的身影,他的眼眶瞬間濕潤了。
周圍同來的百姓,不少有抱頭痛哭。路上的艱辛,在這一刻,化著委屈被他們宣泄著。
可惜,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的親人,最終沒有熬到這裡。可他們若是不來的話,隻怕,一家人都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