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笑間,她點了點頭,隨著沈幼娘出了城主府,走向臨淵城的大街。
…………
大羽京都靠西之地的府城方原城,算是這邊最大的府城。城中百姓約一百多萬人,附近的百姓加起來,也有接近一百多萬。
整個方原府的總人口約二百多近三百萬人。因為西維進攻大羽的原因,許多難民也跑到了這邊。
但隨著西維軍占領大羽西邊的諸多府城,即使是跑到了方原府的百姓,還是大部分繼續往中原進發。
沒辦法,戰亂之下,百姓是最苦的,不少沒來得及逃走的西地百姓,早就被西維人給抓走,充當了奴隸。
如今,方原府已經被西維軍圍困,剩下的百姓也隻能是朝著中原腹地遷移。
前往中原的官道上,血色的夕陽掛在西邊的天空,像一塊被刀割開的傷口。
寧安拖著一條傷腿,攙扶著年邁的母親,身後跟著抱著三歲兒子的妻子阿芸。
他們身後,曾經熟悉的寧家村已經化作一片焦土,黑煙直衝天際,夾雜著未熄的火星。
西維軍圍住了方原府,小股的西維騎兵不時的襲擾周邊的村落,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周邊的村落不少被屠,還有一些幸運的人西維鐵騎過來後,躲藏起來,這才躲過一劫,方原府不能去,他們隻能是選擇前往中原之地躲避戰亂。寧安一家,就是這些戰難下百姓的縮影。
"快走,彆回頭看。"寧安嘶啞著嗓子說,聲音像是從乾裂的泥土裡擠出來的。
他的右腿在逃亡時,被流矢擦過,每走一步都像有刀子在裡麵攪動。
官道兩旁橫七豎八地躺著屍體,有老人,有婦女,甚至還有繈褓中的嬰兒。
蒼蠅嗡嗡地圍著那些已經開始腐爛的軀體打轉,空氣中彌漫著令人作嘔的甜腥味。
一個約莫五六歲的小女孩孤零零地坐在一具女屍旁,不哭不鬨,隻是機械地搖晃著母親的肩膀。
"娘,起來啊...起來..."小女孩的聲音細若蚊蠅。
阿芸彆過臉去,淚水無聲地滑落。
她懷中的寧小魚似乎感受到了母親的悲傷,不安地動著身子,卻懂事地沒有哭鬨。
"安哥,我們...我們去哪?"阿芸終於問出了這個壓在每個人心頭的問題。
寧安沒有立即回答。三天前,西維的鐵騎如潮水般湧來,他們見人就殺,見屋就燒。
寧家村三百多口人,逃出來的不足五十。
一路上,他們遇到了更多逃難的流民,像被驅趕的羊群一樣漫無目的地向中原遷徙。
"前麵有個岔路口,"一個滿臉血汙的漢子從後麵趕上來,是村裡的鐵匠趙鐵柱,"聽人說有三條路可選。"
寧安停下腳步,讓母親坐在一塊還算乾淨的石頭上休息。老母親的嘴唇已經乾裂出血,卻固執地把水囊推給孫子小魚。
"哪三條路?"寧安問道,聲音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