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將軍!南麂島方向發現大批倭寇集結,疑有大型安宅船三艘,關船十餘艘!動向不明!”
“報——!北麵鬆門衛遭遇小股倭寇佯攻,我軍出擊,倭寇一擊即走,似是誘敵!”
壞消息如同疾風驟雨,接連不斷砸來。
帳內諸將麵色鐵青,拳頭捏得咯咯作響,卻大多憋屈地低下頭。
他們大多是陸軍出身,習慣了結陣而戰,麵對這神出鬼沒、來去如風的海上跳蚤,空有一身力氣和精良火器,卻無處施展!
冷清語猛地一拳砸在輿圖上,震得圖紙簌簌作響!胸口劇烈起伏,一股鬱憤之氣幾乎要衝破喉嚨!
五萬新軍!陛下撥給她的五萬新軍,陸戰堪稱精銳,火器犀利,紀律嚴明!
可到了這茫茫大海上,到了這曲折漫長的海岸線上,就像猛虎被扔進了沼澤,有力無處使!
倭寇太狡猾了!
他們根本不與你正麵交鋒。仗著船小速度快,熟悉水文暗礁,如同附骨之疽,時而化整為零,襲擾數百裡海岸線上的數十個點;
時而突然集結,猛攻一處防備稍弱的衛所或村莊;搶了就跑,殺了就溜,絕不戀戰!
等你大軍聞訊趕去,往往隻剩下一片狼藉和衝天的火光!
冷清語不是沒有部署。
她借鑒當年統領青蓮幫的經驗,建立了烽燧預警體係,增設了沿海瞭望塔,派出大量哨船巡視。
她將新軍分駐各要害衛所,嚴令堅守,不得輕易出擊。
她甚至嘗試過組織了幾次主動清剿,集中優勢艦船,直撲倭寇可能盤踞的島嶼。
然而,收效甚微!
那些倭寇盤踞的島嶼,地形險峻,暗礁密布,易守難攻。
大軍艦船難以靠近,小股部隊登陸又極易被反噬。
好不容易攻上一座島,往往發現倭寇早已聞風而逃,隻留下空空如也的巢穴和難以辨認的轉移痕跡。
大軍如同重拳打在棉花上,疲於奔命,消耗巨大,卻難傷其根本!
而倭寇的報複,卻來得又快又狠!
一旦發現哪處衛所兵力被調走,立刻如同聞到血腥味的鯊魚般撲上來,製造更慘烈的屠殺!
“將軍!我們的戰船還是太少了!能遠海作戰的大福船隻有十餘艘,剩下的多是些小哨船、巡海船,根本追不上倭寇的快船!火炮在海上搖晃,準頭大失!”
一名水師出身的副將苦澀地稟報。
“將士們…許多都是北方人,不習水性,暈船者十之五六,戰力大減!在船上站都站不穩,如何放銃開炮?”
“沿海衛所年久失修,城牆低矮,烽燧傳遞消息仍有遲滯…”
“倭寇在內陸必有眼線!我軍動向,他們似乎總能提前知曉!”
問題層出不窮!冷清語隻覺得頭痛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