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欲占春闈登科舉_將北伐進行到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將北伐進行到底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欲占春闈登科舉

第一百一十四章 欲占春闈登科舉(1 / 2)

朱熹給劉淮出的主意很簡單。

那就是打壓曲阜孔氏,同時捧起儒學。

天下士子真的擔心孔家這幾個老頭下場如何嗎?

開什麼玩笑?

他們擔心的是自己的前途,是能不能當官,是寒窗苦讀十幾年後,會不會被一腳踹出科舉場。

所以要安撫士子很簡單。

給他們當官的機會就可以了。

至於怎麼給,那自然就是要科舉了。

難道還要‘舉孝廉’不成?複興大漢也不是這麼個複興法啊!

可關鍵在於,此時山東並不是完全獨立的勢力,理論上還是宋國的臣屬,你這麼乾是不是太不給宋國麵子了?

對於劉淮的憂慮,朱熹這名在宋國官場中廝混過一圈的大儒嗤之以鼻。

首先,劉淮留在北地是要抗金的,是要打勝仗的。

可隻要打了勝仗,自然就會有人依附,自然就會收複故土,自然就會有地方官員大戶百姓前來投奔,勢力隻能越來越大。

早晚得受宋國的猜忌,這是免不了的。

與其等到除虞允文之外的宋國高官反應過來,前來打壓山東,還不如趁著如今雙方處於蜜月期的時候,多搞一點好處。

其次,宋國的官僚係統反應十分緩慢,不會出現劉淮所擔心的,今天宣布鄉試的消息,明日趙宋官家與宰執就已經知曉,後日就會發動反製措施。

更何況宋國朝廷之中主戰派與主和派鬥得不可開交,作為主戰派的一把尖刀,劉淮的勝負直接關係著北伐中原的局勢,乃至於關係著各個主戰派官員的官位。

在這種情況下,劉淮哪怕有些錯誤乃至於僭越,都會有人遮掩的。

即便瞞不過虞允文這些人,也可以在表麵上作敷衍。

最後,就是山東人才選拔處於十分畸形的狀態,如果不趁著船小好調頭的時候予以改正,指不定之後還會出什麼幺蛾子。

漢軍文武中,武人自不必用多說,大部分都是起義軍大浪淘沙活下來的,還有小部分是宋軍或者投降的金軍。

漢軍之中也有完整的賞賜與晉升體係。

這些人無論能力還是忠誠都沒有問題,而且也算是符合這個時代武人提拔傳統。

但是文臣就有大問題了。

現在山東官吏大約分為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劉淮的節度府與魏勝的元帥府官吏,相當於中樞官員。

一部分是地方官員,包括知州、通判、知縣、縣丞在內的正規官員體係。

這些官員來源方麵十分駁雜,

有陸遊、張孝祥、徐宗偃、朱熹等來出身宋國的官員;

還有何伯求、崔蛤蟆、張醜等地方豪強;

還有如同羅穀子、高敞等山東本地出身的官吏;

甚至還有李通、梁肅、梁球這般金國尚書宰執一級人物。

但這些大部分都是主動來投靠,在劉淮眼前過了一遍,曆經考驗,方才能登上高位。

但關鍵在於,劉淮又不是百目天王,哪裡能把所有人都看在眼前了呢?

隨著收複失地,現在山東兩路近二十個州府,百多個縣,縣一級的官吏劉淮已經完全沒有精力去管了,即便山東如今實行二元政治,有魏勝這個理論上的義軍最高領導人協助拍板,卻還是出現了許多問題。

如今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吏與官之間的隔閡不存在了,為了補充地方官員,有政績的吏員跨過了那條線,登上了政治舞台,並且迅速引起了正統士大夫的側目。

小吏之所以能在地方辦成事,大多數是地方強力人士,黑白兩道通吃,家裡還能有些家資,甚至還會有及時雨般的人物。

這種人讓他們當地方主官是會出大事的。

而且憑借封建時代的行政考核手段,也很難覆蓋到吏員這種程度。

科舉大家同一張卷子,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能有個評判標準。

小吏乾的好不好,還不是上級一句話的事情嗎?

得,又回到舉孝廉上麵了。

小吏當上官員之後,再反哺家族,重新再複刻前路,直到地方上盤根錯節,從寒門變成豪強,再成為世家。

到時候再造出一個四世三公來就搞笑了。

哪怕現在有許多人都已經認可了劉淮的野心,因為他的勝利想要從明裡暗裡推一把,但興複漢室可不是將漢朝的製度全都照搬回來。


最新小说: 鬼當之守當人 禦獸化形:開局強製契約九尾妖狐 剝我神骨,滅我滿門?我死後直播! 這個宗門過於沙雕,已經天下無敵 重生1979:開局成為賣炭翁 抗日之大軍閥張浩 妖女賜我純陽功,冰山聖女夜登門 萬域至上 三國劫修 京潮荼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