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事排轉為中央廚房的新模式,屬於是比較大的變動,需要改造廚房,還要重新安排工作任務。
全部辦下來起碼得小半個月,最快估計也得一個星期才能步入正軌。
陳軍決定完工之後再來檢查,現在工作暫時交給保障連的副連長,由他來親自主持炊事班的改造。
緊接著就在許誌強的帶領下,陳軍和史今一行來到了“供應排”。
之前供應排隻有四十個人,在保障連的各排中排在倒數第二,僅僅比衛生排多了十個人。
在擴編後卻有了大變化,人數一躍來到了六十人。
從倒數一下爬到了前列。
因為機械化部隊油料是大頭,八個連的油料供應,兩個油料班根本顧不過來,所以特意加了一個油料班。
三個油料班共計三十名戰士,現在運行的還算穩定。
陳軍詳細的逛了幾圈油料班,還特意拿他們的工作日誌看了,以及詢問了各個班的戰士相關情況。
發現的問題依舊還是有,隻不過相比其他排和連要好很多。
都是一些小問題。
比如加油車和油罐車剛剛好,正常情況下沒有任何問題,可隻要有車子壞了,就會影響到油料供應。
某連隊沒有及時補充油料,就會耽誤正常的訓練。
陳軍為了解決這個小問題,決定在原本的基礎上再進行增配,讓油料班的車輛有足夠的富餘。
哪怕有個兩三輛同時壞了,也不會影響正常的訓練。
試點合成營一切都在摸索中,開銷比常規部隊要大很多是正常,陳軍覺得上級應該不會有意見。
除此之外還有一係列的小問題,陳軍都讓史今詳細記錄起來。
後續抽空把小問題解決後,到時就讓史今這個營士官長負責執行,陳軍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同時史今在營裡的話語權,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讓全營的戰士都深刻意識到,士官長大大小小也是個官。
從油料班出來隔壁就是彈藥班,還有為全營提供各種瑣碎物品的物資班,情況比油料班還要好。
這兩個班本身的工作性質,就不存在什麼急迫性。
都是一次供應用很久。
各連把所需的彈藥和物資列表,送到營部審批通過後,各連拿著審批的單據,自己開車過來取。
這兩個班隻要接收單據,清點出相應的物品即可,搬運都是各連自己負責。
相當於是倉庫管理員,沒什麼太大強度。
哪怕是要保障全營八個連,隻需要兩個滿編的十人班,就完全足夠應付過來,且工作強度也相對輕鬆。
陳軍隻是交待了兩個班班長,出入庫登記務必要詳儘,絕不可記爛賬和糊塗賬,基本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這不是隻有五十個人嗎?還有十個人去了哪裡?”
陳軍把供應排一圈逛了下來,發現即便加上供應排的排長,也還有九個戰士他沒有看到。
“報告副營長,供應排比較特殊,它的物資供應是不穩定的。”
連長許誌強連忙解釋道:“比如今天打靶的連隊比較多,彈藥班可能就會比較忙,明天有幾個連隊同時搞拉練,那對油料的需求可能會比較大。
且每個班的工作都有一定技術性,從其他班抽調人員過去出公差,可能會因為對設備不熟悉而出事。
所以為了杜絕這種意外的可能,排長帶了十個人組成了應急班。
這個應急班沒有負責的區域,有足夠的時間來學習各個班的技能,這樣一來,在有需要的時候,隨時能調動應急班,解決臨時人員上麵的缺口。”
彈藥班需要熟悉各種型號彈藥,還要知道子彈、炮彈、榴彈、火箭彈等等,各種彈藥的儲存保養條件。
油料班需要熟悉各種加油事宜,以及各種儲存加油設備的使用。
物資班的各種物資,也同樣需要熟門。
要是對這些東西並不熟悉,臨時出公差還真可能會出意外,小到發錯彈藥或加錯油這種事,都會嚴重影響訓練。
所以搞一批專業的人做公差,確實是個非常不錯的方案。
後世為了解決人員補充難的問題,重裝合成旅都會額外掛個補充營,裡麵都是全職業精通的戰士,不管哪個營缺人手,都能立刻出人補上。
兩者人數上雖然有巨大差距,但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作用是差不多的!
合成部隊多兵種協同作戰的特性,每個兵種熟悉的領域都不同,注定了人員補充會是個大麻煩。
怎麼快速補充缺失的專業人員,就是合成部隊最棘手的難題。
陳軍都還沒有插手進來,供應排自己就能想辦法解決,並且解決方式還挺不錯,這讓陳軍非常滿意。
一支部隊終究不可能隻靠一個人,大家一起想辦法進步才是最優解。
……
供應排的精修是最輕鬆的,陳軍基本也就是走了一圈,都沒費什麼腦子,讓他心情都好了不少。
可隨後來到維修排進行檢查,又發現了挺棘手的問題。
當初陳軍在做計劃方案的時候,是從常規的角度進行考慮,日常訓練車輛損壞應該不會很嚴重。
所以維修排僅僅隻有五十人,加上排長也就隻有五十一個。
然而實際和想象差彆很大。
合成營這一年進行的是強訓,各種訓練的強度都很大,對人是很大的考驗,對車同樣也是如此。
尤其合成營屬於是全機械化部隊,隻要部隊動車輪子就會跟著動。
一天至少十小時的高強度訓練下,哪怕軍工品質是質量的保障,各連的車子也經不住這麼造。
結果就是隨著訓練的持續,出故障的車子也是越來越多。
一開始各連都還有備用車輛,用備用的車輛頂上來,故障的車子送到維修排,訓練還能跟得上。
因為各連沒有那麼急迫的需求,維修排也能勉強維修過來。
可僅撐了不到兩個月。
維修排修理車間就堆滿了故障車,甚至外麵的操場上都已經停滿,全都是各連送過來等待維修。
各連的後備車輛此時也不夠了,導致訓練都開始出現沒車可用。
哪怕小的故障克服著使用,隻要還能跑的車子也繼續上訓練場,各連的訓練保障用車也不到七成。
眼看正常訓練都沒法展開,這樣下去事情會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