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部彙集了整個師的高層,基本起步都是團級乾部。
陳軍和高城隻是營級乾部,按俄軍這邊規矩都沒資格參加會議,好在是作為中方代表才獲得了權限。
不過雖然有資格參加會議,但是基本上沒有發言權。
隻要帶耳朵過來聽。
高城更是帶了耳朵也沒用,因為他壓根就聽不懂俄語,俄軍軍官嘰裡咕嚕說一堆,高城聽得差點睡過去。
中方代表團這邊派了大校首長過來,還給這個首長配了一名翻譯。
等開完會回去之後,這名大校首長會組織鋼七連營連乾部開一場會,把會議上聽到的有關信息進行傳達。
沒人知道陳軍竟然懂俄語,壓根就不需要首長再傳達。
沒有人主動問,陳軍也就沒有說。
會議上絮絮叨叨說了一堆,俄軍的軍官都在發表各自的想法,導致會議整整開了兩個多小時才結束。
會議的時間雖然搞得很長,但是內容其實並不複雜。
陳軍完全聽懂了,他歸納為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演習所需的物資,現在是否已經全部到位。還有參加演習的部隊,就位情況進行彙報。
第二件事是確定演習開始的時間,定在了三天後的4月6日上午9點整。
第三件事就是定型演習方案。
一堆毛軍官在這件事上討論最多,嘰裡呱啦的討論了近一個小時,最終在原基礎上做了稍微修改。
最終演習方案為……
這個俄軍中央軍區派來的摩步師,和陳軍來之前做出的設想差不多,確實分成了紅藍兩軍來進行對抗。
六個團正好均勻的分開,紅藍陣營各一個摩步團、一個坦克團和炮兵團。
陳軍沒想到的地方在於,俄軍似乎也在嘗試走合成部隊的路線,隻不過現在的進度似乎還不如中國。
俄軍導演部竟將三個團進行融合,變成了人數高達5000多的加強團。
指揮方式也做了類似的改變,將其中一個團的團長任命為指揮官,擁有了這三個團的最高指揮權。
另外兩個團上到團長,下到戰士都得聽這個指揮官的命令。
五千多人的加強團從人數上說,基本上已經和合成旅沒什麼區彆,最高指揮官可以指揮三個團所有營,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和旅指揮營是一個意思。
雖然俄軍導演部嘴巴上說的,三個團組成一個團的俄軍叫加強團。
紅藍兩方都是加強團,基本上勢均力敵。
但是這種團合並在一起的模式,陳軍聽了不要太熟悉,國內未來執行全麵師改旅,團合並成旅是基本模式之一。
再加上俄軍其他的國家不挑,專門挑最近兩年合成部隊搞得如火如荼,不僅打造了亞洲最大的戰術基地,還火速組建了第一支藍軍合成旅,在國際上有了不少名氣的中國,派出一支軍隊過來參加演習。
陳軍不充分的理由猜測……
俄軍這次戰略演習的主戰場,其實是放在海上的,主要演練的是海軍戰鬥力,凸顯俄海軍的肌肉。
因為九個演習場大部分都在海上,包括但不限於日本海、白令海峽、鄂霍次克海等,各處俄軍臨海接觸的海域。
之所以在主要海演的情況下,專門跳出一個中央師過來搞陸地戰。
還專門隻挑中國過來聯合演習。
大概率就是俄軍也在搞合成部隊,並且路線同樣是目前主流的合成旅,隻不過還沒有完全摸到門路。
加上俄國和北約勢如水火,還有美利堅在從中使絆。
俄軍想要從外部渠道獲得合成部隊,以及合同戰術方麵的技術和經驗,其實是相對來說很困難的。
而中國最近合成部隊搞得很火,恰好中俄現在的關係還不錯。
俄軍總是號稱自己是老大哥,自然是拉不下臉麵向中國請教技術,而且中國也未必會教俄軍部隊。
合成部隊在這個二十世紀末,對各國來說都屬於是機密。
所以俄軍興師動眾搞這一出,用演習的方式來邀請中國軍隊參與,並且故意將規模限製到一個營,擺明的就是要現在正火,在國內已經成熟的合成營。
陳軍有理由懷疑俄軍就是要偷師,想要從中國部隊身上學到技術。
同時。
俄軍為了能更好的學到合同戰術,以及合成部隊在部隊的價值,甚至對演習的紅藍雙方都做了專門“定製”。
加強團隻是掩飾,合成旅雛形才是真。
最終製定出來的演習方案,都不是作為防守方的藍軍獲勝,而是特意圍繞著“中方鋼七營”做了規劃。
讓鋼七營加入俄軍的紅方陣營,幫助俄軍進攻藍軍陣地。
計劃的演習方案是紅藍雙方大戰,紅軍經過一場慘烈,耗時一周的廝殺大戰之後,最終以慘勝的方式獲勝。
之所以將演習結果定為艱難慘勝,主要是考慮毛子紅藍軍的麵子。
最開始的方案其實是鋼七營加入藍軍,讓鋼七營成為“自由人”,不需要守陣地,自由發揮來幫助藍軍防守陣地。
這種方式更能壓榨鋼七營,讓鋼七營顯露出更多戰術打法。
俄軍能從中學到更多,對他們更有意義。
所以俄軍導演部才這麼製定方案。
然而導演部的人想這麼打,俄軍下麵的部隊可不答應。
紅藍雙方的部隊配置是一樣的,在俄軍的軍官們看來,那代表戰鬥力肯定也是一樣,要是隻有這兩支部隊打一架的話,那必須得是平局收尾。
否則俄軍誰都不願意做輸的那方,都想要成為這一場演習的獲勝方。
這就是開會為什麼會爭一個小時!
被分到紅藍兩方的團長和指揮官,哪一邊都不願意當失敗者,說出去都丟臉,都想在演習中獲勝。
俄軍導演部也拿他們沒辦法,難受的是還不能強行安排。
爭吵了一個多小時,最終雙方都讓步。
最後把鋼七營加入到紅軍,紅軍因為多了一個營,以微弱的優勢獲得演習勝利,藍軍少了一個營兵力,還能堅守一個星期,輸了也並不丟臉。
這才把每分每寸都要掰平,誰也不吃虧的紅藍兩方舒服。
導演部定下了這個作戰方案,其實也是向上級進行了申報的,結局最後定為慘勝,也是專門設定的。
就是為逼迫合成營用出真技術,這樣俄軍才能從獲得啟發。
因為隻有給予鋼七營更大的壓力,才會讓鋼七營不敢有任何的保留,隻能用用儘全力來參加演習。
陳軍甚至都能夠提前預料到,導演部還會故意在中間加料。
暗中意會紅藍軍雙方指揮官,讓他們暗地裡配合起來演戲,反正這場演習對俄軍來說本就是演戲。
結局方案都是提前規劃好了的,也不需要去動什麼腦子想。
通過紅藍雙方這一對對手的演戲,來不斷的給鋼七營製造難度壓力,以獲得俄軍迫切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