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學習中方的聯合模式不行,用傳統的作戰模式,加上174A高地防禦薄弱,肯定能輕鬆拿下這一仗。
德米特裡這種對新事物的嘗試,淺嘗輒止的行為和思想,確實還挺符合毛子大環境。
畢竟毛子的合成化,一直都沒搞成功。
以陳軍上上輩子的記憶,俄軍因為國內實在是經濟困難,部隊的經費根本不夠用,合成化步伐一直比中國慢。
直到2014年的烏K蘭危機後,才開始廣泛使用“BTG”。
翻譯過來就是營戰術群。
這種營戰術群的新型部隊編製,本質上是以機械化步兵營或坦克營為核心,然後配上輔助的炮兵、防空、偵察、後勤等支援單位組成的模塊化戰鬥群。
BTG的優勢是非固定編製,可以根據任務臨時編組。
特點是火力強、機動靈活。
依靠炮兵和火箭炮遠程摧毀目標,或儘可能地消滅敵有生力量和重要目標,再以裝甲部隊推進徹底摧毀目標。
優點很突出,弱點也很多。
首先是步兵不足,導致占領能力弱,需後續常規部隊填線。
所以強調打了就跑!
其次是電子戰和反無人機的能力有限,直白的說,就是信息化改革不徹底,隻有合成化的殼,而沒有合成化的靈魂。
這一點在後續的俄烏戰場上,徹徹底底的暴露了出來。
最後是後勤脆弱,自我保障能力差,幾乎不具備獨自作戰能力,主要依賴公路運輸,易被遊擊戰切斷。
如果是在其他方麵有弱點,或許還有辦法救過來。
可是在這三方麵有弱點。
注定了BTG活不久,並且來的很快。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的初期,俄軍就投入約120個BTG,指望著這些新型部隊,能夠一口氣拿下二毛。
結果卻是弱點進一步放大。
步兵短缺缺乏駐防能力,後勤混亂無法進行有效保障,加上二毛無人機各種打擊,大量的反坦克武器投入戰場。
被俄軍寄予厚望的120個BTG,並沒能展現出想要的作用。
反而損失慘重,價值不如常規部隊。
於是僅僅過了半年多時間,2023年後的俄軍又開始了大範圍調整,逐步回歸傳統的師團編製,大幅度減少改編BTG,隻保留部分精銳BTG。
等於說俄軍兜兜轉轉已二十年,軍改最終等於改了個寂寞。
又回歸到了幾十年前的傳統大兵團作戰。
相比於到了2023年的中國,花重金打造的幾十個重裝合成旅已經成型,成為了讓全世界畏懼的恐怖力量。
這就是國與國之間的差距!
毛子現代化改革下的新型部隊,從誕生到輝煌的時間不到十年,遇到了一點挫折就乾脆砍掉不要,重新回歸大兵團作戰。
正如德米特裡學鋼七營的打法編製,隻打了一場敗仗,就重新回歸傳統打法。
一個摩托化步兵營傳統兵團作戰,藍軍總指揮部個個都有信心拿下174A,執行這次任務的一營也是信心十足。
摩步一營不愧是來自中央師,配置真的稱得上是俄軍中的豪華級。
三個摩步兵連都是12個班,三個30人的步兵排,加一個30人的火力排,戰鬥人員達到了120人。
步兵班配置為指揮班長、RPK機槍手、RPG榴彈射手、AK步槍手、SVD精準射手等在內。
每個班的火力配置,已經非常完善。
再搭配每個連配置的火力排,擁有自動榴彈發射器班、反坦克導彈班、迫擊炮班和大口徑重機槍班,遠程火力非常凶猛。
在這個以山地叢林為主的地形,成建製的俄軍作戰營,確實有打硬仗的資本。
因為兵貴神速要搶時間點,摩步一營隻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高速機動到了174A高地的外圍。
此時已經是淩晨四點多鐘,啟明星都已經夜空閃閃發亮。
駐防在174A高地上的藍軍,之前被鋼七營騷擾了一兩個小時,雖然沒什麼損失,但大家累得夠嗆。
主要是神經上緊繃帶來的疲憊,加上距離天亮是人咳嗽的時候。
已經一夜沒睡的藍軍戰士們,還真沒想到這時候還會有紅軍來襲,都忍不住在戰壕裡麵打起了盹。
就連派出去的明哨和暗哨,都因為過於疲倦而是放低了警惕性。
這給了紅軍摩步兵一營好機會。
沒有再像之前那樣用火炮洗地,洗完地之後再往陣地上衝。
純步兵營空間作戰的摩步一營,選擇了最為傳統的步兵作戰方式,那就是悄咪咪的往山頂陣地摸去。
能無聲的摸多近就摸多近,儘可能的縮短衝鋒距離。
畢竟一旦雙方爆發戰鬥後,防守的藍軍會瘋狂開火,進攻部隊每往前走哪怕一米,都要用命去堆才行。
而在雙方沒有爆發戰鬥前,紅軍每往前摸一米都是白賺的。
傳統的純粹步兵攻堅作戰模式,反而讓摩步一營意外的占到了便宜,一口氣派出去的兩個摩步連,都順利的摸到了山腳下。
從山腳下繼續往山頂上走,有了樹林的掩護反而更加便捷。
負責進攻的兩個紅軍連想法很傳統,那就是悄咪咪往山上走,能走多近就走多近,絕不主動開第一槍。
藍軍的防備鬆懈,加上紅軍打法傳統。
還真起了化學作用。
之前在攻打259陣地的時候,紅軍花費了半個連的損失作為代價,才好不容易摸到了山腰的位置。
如今摩步一營沒費一兵一卒,就這麼摸到了174A高地的山腰。
雙方距離越近,越容易暴露。
更何況紅軍一次出動兩個連,兩百多號人在山腰上摸索著直衝山頂,哪怕再小心也免不了打出雜音。
一直都沒有任何反應的藍軍哨兵,終於在這時候發現了不對勁。
“敵襲,敵襲。”
“噠噠噠噠……”
隨著哨兵扯開嗓門的大喊,再加上槍聲打破山頂的寧靜。
紅藍雙方步兵連的戰鬥,就此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