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花倆人的臉色變了變。
做壞的粉皮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了帶回家吃,這是劉小花起了賊膽故意不好好工作的原因。
她狡辯道:“我們倆一個燒鍋一個蒸,盤子取下來還得趕緊放下一盤,難免手忙腳亂…”
宋露白眼神一厲,“你要是覺得手忙腳亂做不好,那就彆做了,明天我立馬換人。
半個月了還天天浪費這麼多,你是不是就想著每天能帶回去一點給家裡人吃?現在咱這就立個規矩,那些碎粉皮往後不分給大家了,晾乾後送進供銷社,便宜賣給咱們團的居民。”
劉小花嚇的不敢說話了。
被趕走是她不能接受的。
蒸粉皮確實是個技術活,這倆人已經上手了,目前宋露白還不想換人再重新教,但為了給倆人壓力,宋露白點了洗紅薯切紅薯二人中的一個加入到蒸粉皮的隊伍裡。
洗紅薯和切紅薯一個人就能忙的來,她這樣調人一點都不為難。
“彆以為自己不可替代,誰不好好做,多的是人能學會。往後不好好表現被點名批評兩次的直接走人。”
劉小花倆人的頭都垂下去了。
批評完這倆人,宋露白又表揚了過濾漿水的兩個工人,誇她們工作做的好,過濾的細致,紅薯粉才能成型。
貶完了也誇完了,宋露白又道:“往後每天鄧同誌會給每人的表現打分,月底總結時,拿到前三名的同誌都能獎勵半斤晾乾的紅薯粉,希望大家都好好表現。”
立在一旁的鄧紅挺直了腰杆。
這大半個月以來她可沒少操心,每個關節步驟她都得操心,雖然她用不著下手親自乾,但可是真的沒少磨嘴皮子,每天來得早不說,離開之前還得把作坊裡該規整的都規整了。
這麼些日子,她可累著呢。
累雖然累,但管理著食品作坊,她心裡還挺有成就感的。
這場小會開完,作用非常明顯,碎粉皮的數量大幅度減少,劉小花二人每天緊著皮再也不敢出什麼幺蛾子了。
這期間,為了提高效率,宋露白又讓人打了三個灶台,培養出來了六個蒸粉皮的工人,將紅薯粉的產量提高了。
十月中旬,作坊裡把積攢的晾乾的碎粉皮以一毛六的價錢送到了供銷社,一共二十三斤,這也才三塊六毛八。
十月底,食品作坊裡共積攢了晾乾的紅薯粉七百八十斤。
看起來做了不少,但消耗了紅薯近八千二百多斤。
食品作坊的紅薯不是沒成本的,而是要給團裡掏錢,但購買紅薯的價錢比市場價便宜五厘。
柴火不要錢,水不要錢,但油要錢,人工也要錢。
按照紅薯粉市場價一斤兩毛六的價錢算,宋露白坐在桌前算了一會兒,不算人工成本,這大概一個半月的時間,她們就賺了八十一塊多。
再刨除每個人每月的工資,她陷入了沉默。
這和她預想的差太多了!
喜歡年代團寵文姑姑偏航了請大家收藏:()年代團寵文姑姑偏航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