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一旦從邊境向徐州輸送一百萬石糧食,徐州一定會有所警覺,這說明我國邊境兵精糧足。”最無缺鬱悶不已,“可是我國總不能從南疆運糧,走水運送達彭城、廣陵,那隻能讓雲家警覺,打草驚蛇……”
“丞相的意思是,答應他?”拓跋穹無奈苦笑。
最無缺深吸了一口氣,閉上雙眼,鼻尖冒汗。
“徐州那麼一塊地,怎就突然能夠產出如此之多的精鹽?莫非是用粗製的海鹽提純?”
他輔佐拓跋穹幾十年,還是頭一回感到如此力不從心。
徐州食鹽來勢凶猛,而徐州官府能夠供給所有徐州百姓,並且還有用食鹽換取一百萬石糧食的底氣,就說明產量絕對驚人。
“朕詢問過鹽政相關人員,常見的海鹽又粗又苦,甚至會引起中毒症狀,比如麵癱,一般百姓除非萬不得已,不敢隨便食用。”拓跋穹滿麵愁容。
徐州食鹽對西秦而言,又是此消彼長的一項,廉價食鹽足以讓徐州軍民對梁蕭感恩戴德。
若是任由徐州食鹽流入本國,久而久之,天下人都知道了鹽政的本質,隻會更加向往鹽價低廉的徐州,私鹽也必然屢禁不止。
最無缺終於坐不住了,霍然起身,就在禦花園裡來回踱步,思考對策。
良久,最無缺的眼裡滿是不甘,語氣卻有些堅定。
“陛下,不妨再讓長安公主與他談判,逐步接受他的條件!”
“那豈不是讓他讓他名利雙收,大獲全勝?一旦我國大量進購徐州食鹽,許多鹽政官員無事可做,隻能賦閒了。”拓跋穹同樣不甘心。
“陛下,此乃緩兵之計,如今唯有忍辱負重,先穩住梁蕭,再讓這些鹽政人員臨時負責檢查邊境私鹽,然後陛下逐步建立邊境的審查機構。有了足夠的人員抵製徐州食鹽流入本國,陛下才能高枕無憂!”
“此事能最大化減少本國鹽政損失,進購梁蕭的食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本國製鹽的原材料,避免涸澤而漁。”
“至於糧食,不能大方答應,可以告訴梁蕭,邊境糧食儲備有限,必須從內地抽調八十萬石糧食,分兩個月運往徐州沛郡。在此期間,必須加強與匈奴人的溝通合作,讓匈奴人放心南下,再敦促天和教早日起義,讓武朝首尾難顧。”
“總而言之,陛下必須早日拿下徐州,否則後患無窮!”
最無缺向來最重視梁蕭和徐州,連他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拓跋穹也唯有答應,立即回禦書房擬寫密信和公文,派人加急送達拓跋倩影手中。
徐州食鹽麵世,百姓爭相搶購。
官營的鹽鋪外麵,每日排隊購買食鹽的人們絡繹不絕。
每家每戶都不惜拿出家中存款,買入這些精鹽,囤積在家中。
甚至有商客盤算著將食鹽帶往江南各地出售,賺取差價,即使徐州日報一再提醒,轉售江南無利可圖,他們也想碰碰運氣。
萬一有些偏僻的村鎮還是每斤五十文起步的食鹽大行其道呢?
三天後,梁蕭正在天策府,與麾下眾人聽鐘離修彙報。
“結合各地送來的喜報,算上琅琊郡,徐州全境目前約有八十萬戶百姓,平均每戶都囤積了至少十斤官鹽!目前官鹽已經售出超過八萬石,收入超過兩萬萬錢,折合白銀約為二十萬兩!”
“百姓似乎都在擔心,如此廉價的精鹽隻是曇花一現,因此各地毫無意外地出現了恐慌性搶購和囤積。畢竟眾所周知,平時這種品質的精鹽每斤售價超過八十文,戰亂年代甚至超過五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