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過去,司馬桐的頭上添了幾根銀絲。
他們原以為此行能有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兩百的暴利,如今卻賠掉了至少六成的錢……
在糧食市價每石四十文的基礎上,梁蕭還拋出了每石五十文的收購價,進一步打擊了米商們的心理,迫使他們就範。
司馬家和端木家在江南沿江一帶經營多年的米商圈子,被梁蕭一夕重創!
為了保住最後的二十萬兩銀子,司馬桐終於還是向梁蕭屈服了。
“四百萬石??”
天策府眾人得知梁品統計後的米商存糧,無不是驚怒交加。
“算上鐘離太守去年收購的陳糧和新糧,也就是說,這兩家在江南沿江一帶能夠動員的糧食超過五百萬石……”
“如果按這些地主收取六成佃租來算,加上還要繳納給朝廷的田賦……這兩家所掌控的土地豈不是超過了一千萬畝??”
常念俠掰著指頭一算,頓時義憤填膺。
哪怕這些農田不全是屬於兩個門閥的,其中有部分是兩家從各地地主豪紳那裡集中收購的,也是非常駭人聽聞的事,這也說明兩家實際掌控了這些土地。
屯田政策收效明顯,各地開墾了超過六百萬畝的無主荒田,徐州的官田仍然不超過一千萬畝,而且這些官田還是隻允許給屯民耕種的公田!
僅僅隻是兩個家族自己掌控的土地,加上歸附他們的地主,那實際掌控的土地完全有可能超過一千萬畝,這需要這個利益集團吞並多少農民的農田和公田?
良田萬畝,已經算是當地的土豪、大地主。
即使他們兩家掌握了這麼多的農田,寧願坐視全國各地餓殍遍野,也要運糧來徐州大賺一筆。
天策府一眾文武總算明白,梁蕭為何對門閥現象深惡痛絕。
可以說,武朝會有風雨飄搖的困局,包括百年前神州陸沉之恥,這幾家門閥實在是“功不可沒”,土地兼並隻是矛盾之一。
這些“士大夫”從皇帝那裡爭取了多種免稅的許可,有一部分農田甚至是不需要交稅的。
至於帝王昏庸,這種事目前不是他們能夠“妄議”的。
梁蕭坐在主位上,看著統計清單,臉色陰晴不定。
他所麵對的門閥,比魏晉南北朝的門閥更加可恨。
對於兩大門閥能夠掌控這麼多農田,他倒不是特彆震驚,畢竟兩家經營超過二百年,底蘊十足。
這些米商運來的糧食,比他們預估的要多出一百萬石。
吃下這些糧食,徐州將成為儲糧最穩定的地區,可以放心接收江南百姓,飼養戰馬牛羊,為將來平定中原奠定基礎。
無論如何,徐州都必須儲備大量的糧食,畢竟這裡處於長江下遊,而中上遊正處於西秦的掌控之中。
“立即派人去各地接收糧食,凡是混雜陳糧的糧食,一律按二十文每石收購!同時,儘快將此事彙報天子,務必讓他知曉。”
梁蕭一聲令下,天策府相關人員立即開始了動員。
司馬桐一臉憔悴,如鬥敗的公雞,離開了天策府。
他很清楚,徐州日報很快便會宣傳此事,自己若是逗留徐州,搞不好會被憤怒的民眾衝垮!
新一期的徐州日報很快發行,記述了江南米商運來四百萬石糧食之事,驚煞徐州全境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