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滅三族!”
方永一句話將程範的事情蓋棺定論。
程範驚恐的搖晃著鐵欄。
“不,不,殿下,您答應過我從輕發落的!”
方永轉身離開,冷聲道:
“夷滅三族難道還不是從輕發落嗎?”
山西,沂州。
賈璉帶人用繩索拉開那座高大的孔子聖像。
由於晉賊起義,孔子聖像並未修建完整。目前隻有大致的身體雛形和一個沒有經過細雕的頭顱。
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孔聖之像砸倒在地上,屍首分離。
那顆頭顱在地麵上滾了三滾,最終麵朝黃土停了下來。
石像之下,一個洞口浮現。
賈璉帶人進入到裡麵,一瞬間,堆積成山的金銀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震驚的腿腳發軟,難以站立。
京城,隨著程範的倒台,吏部尚書的職位空缺了出來。
吏部的權責極重,擁有著掌管官員任免、考核、升降、調動等權力,是六部中地位最高的一個部門。
禮部尚書孟申、戶部侍郎高京、以及兵部尚書郭白都目光灼灼的盯著這個位置。
然而方永卻並未從這些人中進行挑選,而是直接將賈雨村任命為吏部尚書,並令其著手整頓京城吏治。
賈雨村出手狠辣,毫不留情,直接動手安插罪名,將大量官員裁撤,替換成自己人。
一時間,京城大量的官員牽扯其中,抄家的抄家,入獄的入獄,無數官宦家庭慘遭迫害。
百姓鼓手叫好。
官員們卻寒冷徹骨。
他們本以為方永是一位仁君。
畢竟方永一路走來都是行仁義之舉,並沒有仇視世家大戶,極少製造殺戮,也正因此,他們才願意積極配合方永的統治。
然而沒想到方永竟然在統治穩固之後翻起舊賬,絲毫不顧他們之前的功勞。
一時間,許多人不禁懷念起了曾經隆慶帝當政的時期。
可是現在一切都回不去了。
京城內外的所有兵馬都在逆賊方永的手裡,隆慶帝被死死軟禁在宮內,除了每半個月一次的大朝會,眾臣根本見不到隆慶帝的麵。
他們沒有能力動搖方永的統治,隻能用嘴皮、輿論對方永進行詆毀。
一時間,民間儘是對方永的辱罵之詞。
遙想個把月前,程範幾人為了競爭軍機大臣的位子,還曾大量發動手下的黨羽,對方永傾儘讚美之詞。
而如今,那些曾經讚美之人就仿佛失憶了一般,絲毫不記得自己曾經說過的話,轉頭的隻有無儘的謾罵。
恰好此時賈雨村正在負責整頓京城的吏治,期間不免有一些官吏狗急跳牆,想著最後撈上一筆,因此變本加厲。
這就使一些百姓產生了錯覺,那就是整頓之後反倒不如整頓之前。
再加上那些鋪天蓋地的對方永的謾罵,一時間,方永的名聲捉急起來。
比如什麼夜宿皇宮,淫辱妃嬪。
又比如什麼欲加之罪,強抄財產。
還有什麼篡國之輩,背負君恩等等。
當然,這些事情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太過遙遠,百姓大多也隻是人雲亦雲,實際上並沒有太過關心這些。
真正被百姓記在心裡的,隻有一條。
那就是有人說方永在暗中控製販鹽,抬高鹽價,搜刮民脂民膏。
這一條才是真正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這些年有很多百姓都因為吃不起鹽而家破人亡,因此得知了此事後非常憤怒,對方永怨氣極深。
對此,方永沒有進行任何回應,因為這就是他做的。
方永知道,要想挽回名聲,就要快速拿出一個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