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車魚是海裡出了名的“老好人”,哪怕被天敵咬掉一塊肉,也隻是慢悠悠地晃兩下,既不反抗也不逃跑。
而漁民們也嫌棄這種魚。
一來它行動遲緩,誤闖進漁網時常常把網撐破;二來它渾身上下能吃的肉少得可憐,大部分是膠質和骨頭,除了魚鰾能曬成乾貨,其餘部位嚼起來像橡皮。
據林宇所知,也隻有灣灣,會用它的魚肝熬成魚肝油,或是把魚肉搗成泥做魚丸,據說帶著股奇特的奶香味,在當地算是特色吃食。
林宇望著水下那龐大的身影,心裡忽然冒出個念頭。
這魚動輒上百斤,比賽規則裡可沒說不能釣。
要是真能把它弄上來,單尾重量絕對能碾壓所有人,個人賽的勝利幾乎板上釘釘。
但是想要釣翻車魚可不容易。
他手裡的餌料全是針對肉食性魚類的,魷魚內臟、蝦粉這些東西,對隻吃海藻和浮遊生物的翻車魚來說,跟石頭沒什麼兩樣。
更重要的是,他根本沒釣過這種魚,連該用什麼鉤、什麼線組都不清楚。剛才對付石斑魚的線組已經算粗的,可在翻車魚麵前,恐怕跟棉線沒區彆。
林宇盯著水下那團巨大的黑影,心裡的念頭像潮水般湧來。
釣上它,無疑是場豪賭。
贏了,不僅能在全國大賽上一戰成名,更能填補自己海釣生涯裡從未碰過翻車魚的空白;輸了,怕是要錯過釣獲其他有效魚的最佳時機。
可那黑影慢悠悠擺動的鰭,像在無聲地挑釁,勾得他心裡直發癢。
“試試就試試。”
他咬了咬牙,先將魚竿往礁石縫裡一卡,轉身在漁具包裡翻找起來。
既然肉食餌沒用,就得換思路。
他想起徐蔚然分的餌料裡,有盆加了蜂蜜的玉米麵餌,那東西帶著植物的甜香,說不定能吸引以海藻為食的翻車魚。
林宇捏了塊玉米麵餌,又往裡麵摻了些剛才剩下的紅泥。
紅泥裡的海藻腐殖質,或許能讓餌料更對翻車魚的胃口。
他把餌團捏得比拳頭還大,用最粗的線組穿上大號歪嘴鉤,確保鉤子能穿透厚實的魚皮。
拋竿的瞬間,他特意收了些力氣,讓餌團輕輕落在離黑影最近的地方。
翻車魚行動遲緩,就算被吃肉,它都沒有任何反應,所以,拋餌根本不怕被驚擾。
餌團沉下去時,林宇屏住呼吸盯著魚線,可等了十分鐘,彆說咬鉤,那黑影連動都沒動一下,仿佛水下的餌團隻是塊普通的石頭。
“難道甜度不夠?”
林宇皺起眉,又往餌團裡加了半勺蜂蜜,甚至掰了塊自己帶的壓縮餅乾揉進去,增加餌料的植物纖維感。
這次他改變策略,不再死守一個點,而是每隔兩分鐘就輕輕提竿,讓餌團在水底拖動,模擬海藻被水流推動的樣子。
而這一次,魚線終於傳來一絲微弱的拉力!
林宇的心瞬間提到嗓子眼,卻不敢貿然提竿。
他知道翻車魚的嘴很小,而且沒有牙齒,隻會用嘴唇慢慢嘬食。他耐著性子等了十幾秒,直到那拉力變得持續而穩定,才緩緩揚起魚竿。
“中了!”
他心裡一喜,可下一秒就傻了眼——魚鉤隻掛住了一小塊魚皮,餌團早就沒了蹤影。那黑影被這一下驚動,慢悠悠地往深海挪了挪,依舊沒什麼激烈反應。
林宇看著空蕩蕩的魚鉤,又好氣又好笑。
這魚果然憨得與眾不同,被鉤了也隻是慢慢挪開,換了彆的魚,早就瘋了似的逃竄。他抹了把臉上的水霧,忽然想起爺爺說過,釣素食魚得用“守”字訣,不能急。
他重新掛好餌,這次乾脆將魚線放得更長,讓餌團順著水流漂向黑影附近,然後把魚竿固定在礁石上,自己則坐在一旁,手裡攥著線輪,感受著水下的每一絲動靜。
霧漸漸淡了些,陽光透過雲層灑在水麵,能隱約看見那巨大的身影還在原地。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旁邊的選手已經釣上了兩條魚,可林宇的魚竿依舊沒什麼動靜。
他卻不著急,甚至從背包裡摸出塊乾糧啃了起來。
他知道,釣這條翻車魚,不僅是對技術的考驗,更是對耐心的磨礪,而這種與巨物博弈的過程,本身就是種難得的經驗。
忽然,固定在礁石上的魚竿猛地往下一沉!
林宇嘴裡的乾糧都沒來得及咽,就撲了過去,緊緊抓住魚竿。這次的拉力雖然緩慢,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沉重,顯然那家夥終於認真“品嘗”起餌料來。
林宇深吸一口氣,指尖因用力而發白。他不知道這次能不能成功,但心裡卻燃起一股熱勁,就要和這巨型翻車魚展開一場較量。
然而,他一拉線,頓時差點兒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