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注意到船尾左側的釣位旁,有一道不易察覺的水流痕跡,海水在這裡形成了微小的漩渦,正適合將魚餌的氣味擴散開。
更重要的是,那個位置背對著午後的強光,不會讓水麵反光乾擾觀察魚線的動靜,對於警惕性極高的金槍魚來說,這樣的環境顯然更易放鬆戒備。
“就這兒了。”林宇朝著那個釣位揚了揚下巴,聲音不大,卻帶著篤定。
徐蔚然幾乎沒看其他位置,等林宇站定,她徑直走向隔壁的釣位,動作自然得像是演練過無數次。
林宇選的釣位藏著玄機,這次他盯上的地方,肯定錯不了。
果然,她剛放下漁具,就發現腳下的甲板比彆處多了塊防滑墊,顯然是特意為常有人走動的相鄰釣位準備的。
“看來組委會早把細節想到了。”徐蔚然拍了拍墊子,指腹蹭過上麵細密的紋路。
兩人剛整理好漁具,第三名選手就快步走向船頭右側的釣位。
那裡視野最開闊,適合觀察遠處金槍魚躍出水麵的動靜。
緊接著,其他人也陸續選定位置,甲板上很快響起此起彼伏的腳步聲和漁具碰撞的輕響。有人直奔靠近聲呐顯示器的釣位,顯然想靠儀器追蹤魚群;也有人選了背風的角落,更看重拋竿時的穩定性。
徐蔚然往魚鉤上穿沙丁魚時,眼角餘光瞥見林宇正往魚餌裡摻少量蝦粉。
她立刻明白了用意,蝦粉的腥味在水流中擴散得更快,能在金槍魚洄遊經過時率先引它們駐足。
最後一個選手選完釣位時,甲板上已整整齊齊站定十個人。
“各就各位......比賽開始!”
隨著裁判長一聲令下,十條釣線同時劃破海麵。
林宇將掛著整隻沙丁魚的魚鉤拋向遠處,待鉛墜帶著魚餌下沉到五十米深度,便迅速收線調整角度,讓魚餌在水中模擬受傷小魚的掙紮。
金槍魚是海洋裡的“短跑健將”,遊動速度極快,隻有動態的誘餌才能激發它們的捕食欲。
甲板上很快響起此起彼伏的漁輪轉動聲。
左側釣位的選手率先有了動靜,漁輪“滋滋”倒轉,釣竿彎成滿月,他興奮地大喊:“中了!力道不小!”
可當魚被拽出水麵時,眾人發現那隻是條三公斤左右的小金槍魚,裁判搖旗示意無效,選手懊惱地將魚放回海中。
林宇始終保持著沉穩的節奏。
突然,漁輪傳來一陣劇烈的震顫,力道比之前的試探要沉得多,他手腕一揚,釣竿瞬間彎成C形,竿梢幾乎要觸碰到甲板。
“是大家夥!”
徐蔚然轉頭喊道,她正忙著給魚餌換新鮮的魷魚塊,眼裡卻閃著興奮的光。
林宇沒有急於收線,而是鬆了半圈卸力。
金槍魚上鉤後習慣猛地紮向深海,硬拽隻會導致斷線。
他跟著魚的衝勢後退兩步,將竿尾頂在腰側的護具上,借著船身輕微的晃動緩衝力道。漁輪持續倒轉,粗線在空氣中摩擦出細微的聲響,像是在與水下的巨物較勁。
“差不多了。”
林宇低聲自語,在感覺到魚的拉力減弱的瞬間,猛地收線。
釣竿反彈的力道震得他手臂發麻,卻成功將魚的遊動方向引向船舷。三個回合的拉鋸後,一條銀藍色的大魚終於破水而出,巨大的尾鰭拍打著海麵,濺起的水花打濕了林宇的臉頰。
不過林宇卻無奈的7搖了搖頭。
竟然不是金槍魚,而是一條軍曹魚。
這條軍曹魚不小,背部呈現黑褐色,腹部灰白色,體側有3條黑色或淺褐色縱帶,一條沿著背鰭基部延伸,一條由吻端經眼延伸至尾鰭基部,還有一條由胸鰭基部延伸至臀鰭基部,各條帶之間為灰白色,各鰭黑褐色,但尾鰭上、下緣及腹鰭邊緣白色,十分的漂亮。
隻可惜,對比賽無效。
隨著裁判的宣布,林宇將鉤卸下來,放回了大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