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頓時一怔,“沒做過咋了?他們做包裝的,難道做不出來?”
“他們說‘能是能!’做小規格密封袋沒問題,包裝好說,關鍵是設計。隻要咱給他們一個合適的設計圖,他們一兩個月就能交貨。可關鍵是我哪懂什麼設計啊!”趙大勇一臉著急。
以前他們加工廠的包裝,要麼是大連羅老板那邊兒給的,要門是人家包裝廠原有,隻需要稍微改動一下即可。
可現在,加工廠沒做過海帶加工的包裝,實在是把他給難住了。
林宇接過紙條,指尖摩挲著上麵密密麻麻的字跡,眉頭也跟著皺了起來。
鎮上的包裝廠規模小,隻做罐頭瓶和大包裝袋,根本滿足不了即食海帶絲的包裝需求;城裡的廠能做,卻卡在了“設計”上。
廠裡的工人都是漁民出身,隻會打魚、加工,哪有人懂設計?
“總不能隨便畫個圖糊弄吧?”趙大勇蹲在地上,抓了抓頭發,“要是設計得不好看,客戶不買賬,咱這海帶製品就算做出來也賣不出去。可要是等咱找人設計,再等包裝廠生產,前前後後得小三個月,咱這剛加工好的海帶絲,早就受潮變質了!”
林宇也犯了難,他走到窗邊,看著廠區裡堆積如山的乾海帶,心裡盤算著。
資金都壓在了收購海帶上,沒多餘的錢請專業設計師;村裡的人也沒這方麵的手藝,難不成真要眼睜睜看著這批海帶製品砸在手裡?
就在兩人一籌莫展的時候,二妮端著一碗冒著熱氣的紅糖薑茶走了進來,看到屋裡凝重的氣氛,又看了看趙大勇手裡的紙條,忍不住輕聲問:“是不是包裝的事還沒解決?”
林宇轉過身,歎了口氣:“城裡的包裝廠要設計圖,可咱沒人會設計,總不能等著海帶壞了吧?”
二妮把薑茶遞給兩人,走到桌邊,目光落在那張空白的草稿紙上,猶豫了一下,才小聲開口:“要不......我試試設計包裝?”
林宇和趙大勇同時抬頭,眼裡滿是驚訝。
林宇趕緊走過去,扶著二妮的胳膊,語氣裡滿是擔心:“你懷著孕呢,怎麼能讓你費心?設計又費腦子又耗精力,萬一累著怎麼辦?包裝的事我再想想彆的辦法,你好好歇著就行。”
“是啊二妮!”趙大勇也跟著站起來,連連擺手,“我再去鎮上問問,說不定能找到會畫畫的人,你可彆摻和這事兒,身體要緊!”
二妮卻笑著搖了搖頭,輕輕掙開林宇的手,走到桌邊坐下,拿起筆在草稿紙上輕輕畫了一道弧線:“我又不乾重活,就是坐在這兒畫畫、琢磨琢磨,累不著。再說,咱這海帶是漁村自己種的、自己加工的,包裝要是能帶著漁村的味兒,說不定比城裡那些千篇一律的包裝更受歡迎呢。”
她頓了頓,筆尖在紙上慢慢勾勒出幾片海帶的輪廓,繼續說:“你看啊,現在市麵上的包裝都是透明塑料袋、塑料盒,看著就沒新意。咱村裡不是有織布戶做藍印花布嗎?用藍印花布做小布包,裝一兩裝的即食海帶絲,再用麻繩係個結,看著就原生態,城裡的客戶肯定喜歡這種帶著鄉土氣的東西。”
林宇和趙大勇湊過去,看著草稿紙上漸漸成型的圖案。
方方正正的小布包上,幾片墨綠色的海帶旁,還畫著一條擺著尾巴的小海豚,旁邊歪歪扭扭寫著“漁村手工海帶絲”幾個字,簡單卻透著一股鮮活的靈氣。
“還有大規格的海帶結...”二妮又在旁邊畫了個圓鼓鼓的陶罐,“鎮上有能做陶罐得加工廠,用陶罐裝既能防潮,客戶買回去還能當儲物罐重複用。陶罐上咱再刻上村裡的碼頭圖案,客戶一看就知道是咱漁村的東西,多有辨識度啊!”
林宇看著草圖,又聽著二妮的想法,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他之前隻想著找現成的包裝,卻沒想到還能結合漁村的特色自己設計,而且二妮的想法既考慮了好看,又兼顧了實用,比他之前琢磨的任何方案都周全!
“二妮,你這想法太好了!”他忍不住拍了下手,“藍印花布、陶罐,還有村裡的圖案,既獨特又有心意,肯定能吸引客戶!”
趙大勇也跟著點頭,臉上的愁容一掃而空:“是啊二妮!你這設計比城裡設計師想得還周到!藍印花布村裡就有,陶罐鎮上就能做,不用等包裝廠,咱自己就能弄,還省錢!”
二妮被誇得臉頰微紅,把筆往桌上一放,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就是瞎琢磨,以前跟我娘學針線活的時候,看她用藍印花布做過帕子,知道這布好看;又想著陶罐能裝東西,就把這些湊到一起了。”
“這可不是瞎琢磨,是有天賦!”林宇認真地看著二妮,“你不僅想著好看,還考慮到客戶的需求、成本的問題,比我想得還周全。以後咱廠的包裝設計,就交給你了!”
二妮看著林宇眼裡的認可,又看了看自己畫的草圖,嘴角忍不住往上揚。
以前她總覺得自己隻能在家做飯、洗衣,幫不上林宇什麼忙,現在才發現,自己也能為廠裡出一份力。
她拿起筆,開始仔細修改草圖上的細節,從布包的尺寸到陶罐的花紋,每一筆都格外認真,眼裡滿是前所未有的自信。
林宇看著二妮專注的側臉,心裡滿是欣慰。
他不僅解決了包裝的難題,還意外發現了二妮的潛力。
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賢惠的女人,這話一點兒都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