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著急的莫過於二妮和王玉芬。
這改船出去試捕都是林宇提出來的,萬一真的出了什麼事兒,那他們可是要擔責任的。
就在王玉芬和二妮都提心吊膽的時候,遠處的雨幕中終於出現了一個模糊的黑影。
“回來了!是他們的船!”
有人大喊,村民們瞬間圍了上去。
隨著船越來越近,大家看清了。
雖然船身上沾著不少海水和海藻,但船體完好無損,甲板上的漁獲也整齊地堆著。
當船穩穩靠岸,林宇和漁民們陸續走下來時,村民們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
有人衝上去拉住漁民的手,激動地問:“咋樣?沒出啥事兒吧?那麼大的雨,可把俺們擔心壞了!”
“沒事兒!多虧了這新船!”王大春抹了把臉上的水,笑著說,“那麼大的浪,船都沒怎麼晃,發動機也沒出毛病,一路穩穩地開回來了!”
***也補充道:“要是換了以前的舊船,遇上這天氣,能不能回來都難說!”
村民們看著完好無損的船和滿船的漁獲,既興奮又意外,紛紛圍到船邊,摸著加固的船身和鋥亮的發動機,不住地讚歎。
“這船改得太好了!能抗這麼大的風雨!”
“以後出海再也不用怕遇上壞天氣了!”
“俺也想把船改成這樣!下次出海也能安心!”
林宇看著眼前熱鬨的場景,心裡滿是感慨,這場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雖讓試捕多了些波折,卻意外地證明了改造漁船的價值。
他對著村民們喊道:“大家放心!隻要願意改造漁船,咱就一起乾!以後不管是遠海捕魚,還是應對壞天氣,咱都有底氣!”
人群中響起陣陣歡呼,碼頭邊的擔憂早已被喜悅取代。
試捕歸來的第二天,一大早,林宇家的院子就被漁民們圍了個水泄不通。
前一天看著改造後的大船頂著暴雨和風浪穩穩靠岸,還載著滿船漁獲,不少漁民心裡的顧慮徹底沒了,都想著趕緊把自家的船也改造了,跟著去遠海捕魚。
“林宇啊,俺家那艘舊船能不能也改成你那樣的?俺也想跟著去遠海試試!”率先開口的是村裡的老周,他攥著煙袋,眼神裡滿是期待,“前兒個看你那船在風浪裡穩得很,俺這心裡就琢磨著,有這好船,以後出海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旁邊的李嬸也跟著湊過來:“是啊林宇,俺家那口子昨天看了漁獲,一宿沒睡著,說以前在近海捕魚,忙活一天也就賺個溫飽,要是能去遠海,說不定能給娃攢夠學費呢!你看俺家的船,改一改得多少天?”
林宇一邊給大家遞水,一邊耐心解答:“大家彆急,隻要想改,咱都能安排。先登記一下各家船的情況,讓木匠李叔挨個去看,該加長的加長,該換發動機的換發動機,保證改完跟試捕的船一樣結實。”
消息像長了翅膀似的,沒半天就傳到了周邊幾個村子。
下午的時候,***帶著四五個漁民找了過來,其中一個後生攥著錢,有些激動地說:“小宇,俺們聽說改完船能去遠海,都想報名!這是俺們湊的定金,你先拿著,啥時候能開始改,俺們隨時等著。”
劉芳也沒閒著,她在村裡挨家挨戶地說試捕的事兒,講新船在風浪裡多穩,遠海的漁獲多豐富,不少原本猶豫的漁民聽了,也都動了心。
沒過兩天,來報名改造漁船的漁民就多了起來,林宇專門找了個本子登記,數一數竟有二三十人。
這天傍晚,羅全看著登記本上的名字,笑著拍了拍林宇的肩膀:“你這小子,還真把事兒辦成了!以前勸大家換船,誰都舍不得花錢,現在倒好,都主動找上門了。”
林宇也笑著點頭:“主要是大家親眼看到了好處,知道改船不虧。等這些船都改好了,咱就能組隊去遠海,不僅能多捕魚,還能互相照應,再遇上小鬼子的船,咱人多船多,也不怕他們了。”
正說著,李小虎帶著兩個漁民走了進來,手裡還拎著剛捕的鮮魚:“小宇,俺們也報名!這魚你拿著,算是俺們的心意,改船的時候,有啥活兒俺們也能搭把手!”
林宇接過魚,心裡滿是暖意。
看著眼前這些充滿期待的漁民,他知道,聯合遠海捕撈的計劃,已經真正紮下了根。
接下來,隻要把這些船陸續改造好,再定好出海的規矩,他們就能帶著大家,在這片海裡,闖出一條更好的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