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春節,悄無聲息渡過。
劉進那篇《年糕的親情味》在正月初一發表於人道報文化專欄中,一開始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注。
但很快的,這篇文章還是被發現了。
與劉進其他作品相比,這篇文章所展現的內容,頗有些與眾不同。
年糕?
對絕大多數法國人而言,非常陌生。
卻因為劉進的文章,而被很多人提及。
在14日,也就是情人節當天的一檔節目裡,擔任嘉賓的艾莉婕突然抱怨道:“六斤從來沒有做過年糕給我吃,可他在文章裡寫的,那麼動人,我真的有點饞了。”
“niangao?”
主持人一臉懵逼。
“Qu’estcequec’est?”
“一種食物,我在人道報上看到的,是六斤的文章,介紹華國的一種美食。”
而後她好像打開了話匣子一樣,巴拉巴拉的說了一通。
基本上就是劉進文章裡的內容,倒著實引起了主持人的興趣。
“我沒有看到這篇文章……抱歉,主要是我大多數時候隻看費加羅報和世界報,巴黎人報和解放報也會留意,但人道報,確實沒有關注。所以,你說的‘liujin’是阿摩司·劉進嗎?”
“是的。”
“他為什麼會寫這篇文章?”
“我覺得,他是想媽媽了吧,他說小時候,他的媽媽,每年的華國新年都會做這道美食。”
“歐啦啦,阿摩司居然想媽媽了?”
“有什麼不對嗎?我離家久了,也會想媽媽。
所有人離家久了,都會想家,想爸爸媽媽,想從小陪著一起長大的寵物,這是人之常情。
你不想媽媽嗎?”
“額,當然!”
“我就說嘛,不想念媽媽的人,一定是生活過的不順遂。”
主持人張了張嘴,不知道該怎麼回懟了。
他發現,去年出鏡還會很羞澀的艾莉婕,如今已經變得牙尖嘴利。
噴子的趨勢,越來越像阿摩司。
“所以,你知道阿摩司最近在柏林出現嗎?”
“知道!”
“有人看見,他和蘇菲·瑪索經常在一起。”
“很正常啊,他在那邊又沒什麼熟人,蘇菲阿姨照顧他,也是很正常的。”
“你不打算去找他嗎?”
“不行啊,他之前為我寫了一首歌,我最近都忙著練歌呢。”
“他又給你寫歌了?”
“是的!”
“什麼歌?”
“瑪蓮姐姐說,我在沒有練好之前,不能透露。”
……
“她叫我阿姨?”
蘇菲·瑪索暴怒不已。
她寵著劉進喊道:“那個小彪子竟然叫我阿姨。”
劉進縮在沙發上,裝作沒有聽到。
“還有,你為她寫新歌了?”
“嗯。”
“寫給我的書呢?為什麼還沒有寫出來?”
“這不是一本一本在寫嘛。”
“可你最近都在畫漫畫。”
蘇菲瑪索很生氣,說道:“我馬上要畢業了!”
“OK,OK,我馬上寫。”
看著劉進灰溜溜打開了筆記本,蘇菲·瑪索忍不住笑了。
“好了,彆裝那副可憐相了……隻不過那個小彪子可真的是學壞了,肯定是瑪蓮教她的。”
“沒錯,就是那個瑪蓮法莫。”
劉進從筆記本後麵探出頭來,表示讚同。
蘇菲·瑪索實在是和劉進生不起來氣。
於是冷哼一聲,“我去給瑪蓮打電話,讓她好好管教那個小彪子。”
劉進吐了吐舌頭,沒有回應。
當天晚上,他陪著蘇菲·瑪索出現了一部電影的首映式。
《千與千尋》!
宮崎駿先生的千與千尋首映式。
對於這個看上去慈眉善目的小日子人,劉進是抱有好感的。
他是小日子裡,劉進少有的抱有好感的人。
因為,在他那顆充滿童趣的心裡,有一種正氣。
從他大部分作品中,就能感受出來。
千與千尋,又名神隱少女。
可謂是宮崎駿的巔峰之作。
劉進陪著蘇菲看完之後,就對蘇菲說:“金熊獎不頒給這部動畫,就是一種罪惡。”
“你不是最討厭小日子人嗎?”、
“討厭小日子,和欣賞他們的作品是兩碼事。”
你彆管小日子如何邪惡,但你必須承認一件事,人家的宣傳就是牛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