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槍證拿到了!
代表著劉進可以隨身持槍,未來安全+1.
劉進拿到持槍證之後,立刻回家,從雜物間裡把克羅艾送他的那把手槍翻了出來。
接下來,就沒他什麼事情了。
……
圖盧茲警方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針對本地難民和幫派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清理。
在行動之前,先利用媒體播報了克羅艾被襲的事情。
這很重要!
以至於一些組織都偃旗息鼓,沒有再跳出來。
畢竟這時期的歐洲,聖母歸聖母,還沒有到那種變態的地步。
極左勢力還處在發展的萌芽狀態,沒有形成潮流。
很多人,會同情NM。
但明顯這次NM的行為,觸動了他們的利益。
原告是銀行高管,被襲擊之後的自衛行為,卻被NM告上了法庭?
在法庭判決後,對律師發動報複性襲擊?
這讓大多數人難以接受。
今天可以襲擊律師和銀行高管,那以後是不是醫生、政府職員也會遭遇襲擊?
連這些人都被襲擊了,那麼教師、商人,科研工作者,該怎麼辦?
這些人,是法國的中堅力量。
他們的利益都無法保證,那麼底層老百姓就更彆說了。
所以,在圖盧茲警方展開行動之後,大多數人表達了支持的態度。
據阿貝爾說,一共抓捕了近百名抵達圖盧茲之後,從事各種犯罪職業的NM。
這些人,或被驅逐出境。
或者被關進監獄。
還有一些幫派,也在這次清理活動中被鏟除。
走在圖盧茲的街道上,之前那種混亂的現象,減少了很多。
但劉進心裡很清楚:這種情況,維持不了多久。
NM,會如同蝗蟲一樣不斷湧入法國。
而法國政府,對此束手無策。
唯一幸運的是,艾曼紐不再法國,否則說不定又會參與其中。
她的心是善良的!
和很多華國人一樣,但單純的善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還是華國那句老話說得好:鋪橋修路無骸骨,殺人放火金腰帶。
反正,劉進是不會陷入其中!
……
生活,似乎又恢複了平靜。
JK·羅琳的團隊在同意了劉進的建議之後,很快和泰晤士報達成了合作。
而劉進這邊,一開始選擇的是人道報。
但不知是不是走漏了風聲,費加羅報的一位主編聯係到了梅拉。
讓·德·貝洛(Jean·De·Belot)。
她希望劉進能夠把文章放在費加羅報上,並開出了非常豐厚的稿酬。
梅拉在深思熟慮後,決定答應貝洛的請求。
一來是費加羅報的影響力和發行量,遠不是人道報可以比擬。
二來嘛,劉進不能一直依靠單一平台發聲。
在沒有拿到普利策文學獎和勒諾多文學獎之前,人道報的體量確實足夠支撐劉進。
但現在……
JK羅琳選擇了泰晤士報這種在全球擁有影響力的報紙。
如果劉進選擇人道報,實際上是低了JK羅琳一頭。費加羅報,是可以和泰晤士報相提並論的。
人道報對此,也頗為無奈。
他們倒是聯係了劉進,可惜被劉進以‘全權委托梅拉’為借口,拒絕了。
去年,人道報憑借《舌尖上的華國》大出風頭。
但之後並沒有跟進。
雖然給予了劉進很多便利,可在歐美,利字當頭。
我給你帶來了利益,而你們卻沒有給我反饋,那麼對不起,我們後麵的合作就要重新考慮。
十一月中,劉進在費加羅報發表了一片關於《哈利波特》的評論。
一周之後,JK羅琳在泰晤士報給予了回應。
雙方一開始,並沒有宣布這是一次對話,所以大多數人感覺很有趣。
但還是有人能感受到一絲古怪。
於是,也開始進行了關注。
伊萊娜仍時不時發表一些針對紀堯姆的言論,同時把《會消失的人》這本書的出版時間,定在了一月二號。
同一天,是紀堯姆的《後來……》的出版日期。
車馬已經擺明,我就是要針對你。
這也使得這場在大多數人眼中有點莫名其妙的打擂,變得格外引人注目。
一邊是留學阿美莉卡多年,被出版社認為是法蘭西新生代作家,可以比肩劉進的作者。
另一個是早已功成名就,創造了銷售記錄的新銳王者。
兩人的作品,究竟是什麼故事?
究竟是新銳作家能乾掉王者,上演一出勇士屠龍的戲碼?還是惡龍吞噬勇士,繼續肆虐文壇?
好奇!
想看!
這也使得2004年的圖書市場,未至先熱。
……
劉進,沒有在意外界的爭紛。
依舊是和之前一樣,學校、圖書館、家。
唯一的變化,就是他在宿舍的時間比以前少了。
畢竟,家有寵物。
十一月二十三日,他請了一個假,前往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