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鄉以北,燕京以南,楊可世心中激動不已,正帶麾下五千餘人不斷往燕京城趕去,其中騎兵七八百號,步卒四千來人。
最近一段時間,楊可世那可是花了血本在準備,就是為了此番爭一大功,如此好超晉幾級,不說如何高升,往上看看,至少成為劉延慶那般,便也足夠。
楊可世一邊奔著,便一邊也來喊:“兄弟們,前方燕京城裡,郭藥師已然打進去了,咱們當趕緊前去支援,隻要衝進城中,天大的功勞也有咱們一份!”
左右之人,自也激動,馬鞭不斷在抽,馬速也在加快,西北的馬,甚至比蘇武麾下的馬還要高大健碩幾分,跑起來著實是快。
便也有人來問楊可世:“將軍,咱們這般奔,後麵步卒可就跟不上了!”
楊可世也往後去看,微微皺眉,一語來說:“不怕,攏共四五十裡路,步卒慢就慢些,就怕那郭藥師頂不住遼人反擊,又把城門失了去,騎兵隻管隨我快奔就是,隻要當真占得住城門,便也是天大的功勞!”
也可見楊可世,這段時間當真是憋壞了,便是在他看來,那蘇帥著實懼怕遼人得緊,打起仗來,過於保守呆愣。
那身邊又說:“將軍,這般前後脫節,怕是……不太穩妥……”
楊可世便是厲聲一語:“你怎的也與那蘇帥一般了?他自懼怕遼人得緊,打起仗來,好似娘們一般,瞻前顧後,前怕狼後怕虎,這是咱軍漢的秉性嗎?若是換個帥來,此時咱們隻怕已然打進燕京城了!此時,那燕京城門都打開了,還待慢慢來行,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身旁之人自也低頭不言,隻管隨著自家楊將軍催馬快奔。
也真如楊可世所言,燕京城那邊,郭藥師本人已然退到了城門之處。
七八千怨軍士卒,有的還在城門附近的街巷裡苦戰,有的已然退到了甕城之內,還有的上到了城牆之上,反正就是四處在打,一團亂麻。
隻有一點是清晰明確的,那就是遼人之反撲,著實凶悍非常。
郭藥師麵色之上,皆是焦急,在城牆上到處去看,不斷往城內呼喊:“往那邊去衝,從那邊台階上城牆來!”
視線若是稍稍抬一些,城池之內,視野之中,四麵八方都是奔來的遼人,甚至在人群之中,郭藥師當真看到一個衣著華貴的女子舉著長刀,正在振臂高呼!
若是左右看去,看城牆之上,左右兩邊遠處,也有從城牆上奔來的遼人,嗚嗚泱泱看不到頭。
郭藥師心下涼了半截,趕緊轉身往另外一邊城牆去看,看的是城外,看的是援軍,便是此時,城外哪裡有援軍的影子?
四五十裡地,說遠也不遠,說近,其實也不近,即便急行軍來跑,騎兵趕來,不顧馬力,至少也要兩個時辰。
甚至郭藥師還不知道遊騎有沒有第一時間回頭去稟報消息,所以郭藥師此時急了,開口又來喊:“快,派人速速去尋城外遊騎,讓他們趕緊回去稟報,就說我軍已然占據城門,穩住了陣腳,請蘇帥速派大軍來援!”
親信令兵,自是得令趕緊出城去尋。
若是真等郭藥師這個時候再去稟報,一來一去至少三四個時辰,那真是黃花菜都涼了。
至於郭藥師是不是占據城門穩住了陣腳,這事也當兩說,隻看得那嗚嗚泱泱圍來的遼人,披甲輩在前,那些衙差衙役之人在後,青壯之人更在後,已然是圍得水泄不通。
上城牆的階梯處,更是不斷在擠,左右城牆,也是圍來無數。
還有那貴妃蕭普賢女,正也高呼:“把城門奪回來,把這些叛賊趕出去!”
亂糟糟中,慢慢有了一些秩序,便是雙方開始涇渭分明,上不了城牆的怨軍士卒,此時多被四麵八方的人圍殺當場。
一進城就用繩索綁拽到女子的怨軍士卒,已然不知被憤怒的遼人砍成了多少截,許越是這般的場景,越是激起了遼國男兒的怒火。
那進得甕城,上去了城牆的怨軍士卒,粗粗看去,已然隻剩下四五千人,此時,便就是被團團圍住了一般,遼人不斷衝殺而來……
郭藥師喊得是撕心裂肺:“守住,不能退,萬萬不能退,一定要守住城門,援軍很快就來了!蘇帥大軍就在身後!兄弟們,馬上就到了,頂住!頂住就是大功,要什麼有什麼,要錢有錢,要娘們有娘們!”
這喊聲,也不知能傳出去多遠,隻看得頭前還激動不已入城去的怨軍士卒,此時,大多都是滿臉擔憂,前後在看,左顧右盼。
所有人此時都知道了,這城池是真有不同,昔日裡在遼東,打破乾州與錦州的時候,那隻要城門一開,城外數萬之民,上千的軍漢,個個兩股戰戰,滿地跪的都是求饒之人。
如今衝進了燕京,這裡的軍民,竟是還敢反擊而來……
按理說,不該是這般啊!
滿場怨軍,心中與臉上,都有這般疑惑不解,大為不解……
燕京城外,南邊靠北的地方,七八裡地之外,有一處半乾的河道,低於平地的河灘之中,兩千七八百騎,其中耶律大石麾下兩千騎,還有七八百號是奚王蕭乾調撥補充,這些騎兵已然在此多時。
正是耶律大石在此蟄伏,最後的機會了,他還在等,等得是焦頭爛額,等得是無奈非常。
再往西去十幾裡地,也是同一條半乾的河道,還伏著一萬餘步卒,他們也在等,甚至都不知道在等什麼,蕭乾就在那裡,更是等得心亂如麻,卻也要等耶律大石一個消息來。
耶律大石就伏在河道與平地的邊緣之處,往南往東在看。
時不時有遊騎回來,每次帶回來的消息,皆讓耶律大石心中更慌更亂,甚至時不時也有百姓打扮的人往這裡跑來,說的消息,也多是無甚用處。
耶律大石最親信之蕭斡裡剌依舊趴在一旁,滿臉的褶皺都擰在了一處,隻管來說:“林牙,還這麼等嗎?那蘇武,不會露出破綻了,咱們得回城裡去了!”
耶律大石稍稍猶豫,卻也搖頭:“回城裡去與在這裡,有何分彆?在這裡等下去,那是站著死,回城裡去,那是躺著死!即便南賊當真圍城,步卒可以回去大半,但咱們,依舊隻能在城外,是襲擾也好,是劫糧也罷,唯有在城外,才有反敗為勝的可能!”
“唉……”蕭斡裡剌歎息連連,真已然就是到了絕境!
國家到了這般地步,是何等的可悲?
耶律大石更也來說:“但凡還有一點辦法,但凡還有一點機會,我就不逃,死,許是命中注定!唉……你若要逃,你自去吧……”
蕭斡裡剌卻是牙關一咬:“林牙不逃,我自不逃,我家小也在城中,我這般逃去,還活著作甚……”
耶律大石輕聲一語:“我家小,也在城中!兄弟們的家小,許多都在城中……”
“不逃,隻管等,便是城池打破了,也當拚了去!”蕭斡裡剌,這輩子,跟著耶律大石,從未落後!
正待兩人說著,忽然遠處奔來一馬,單騎獨身,飛奔而來。
耶律大石也並不激動,已然不知多少遊騎回來了,從未有過他想要的消息,其實已然有些麻木,也並不抱多大希望。
卻是那騎近前之時,忽然大喊:“林牙,動了動了,宋人分兵了,有一部正在往北去燕京,七八百騎,四五千步卒,騎兵在狂奔,步卒跟在後。”
耶律大石猛然從河道低矮處躍起,往前狂奔就問:“可是當真?”
那單騎不等馬匹停住,人就翻身落下,落地腳步趔趄一下站穩,飛身快跑:“當真,卑職親眼得見,親眼看到的!”
卻見耶律大石也奔過來,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小輿圖,腳步還未站定,輿圖就攤開了:“指一下,在哪裡?”
那騎士氣喘籲籲,便往輿圖來看,先看燕京城,再看良鄉城,手指一點:“我看到的時候,在此處,奔回來大概用了三刻。”
耶律大石便是往輿圖也指:“那就去此處,此處正好堵截住他!斡裡剌,快,上馬上馬!”
身後斡裡剌剛剛奔到,轉身又跑,隻管跑到河道旁一聲大喊:“全軍上馬,快,上馬!”
這喊聲,豈能不也是撕心裂肺,好似要把五臟六腑都從喉嚨裡喊出去一般……
耶律大石也還有軍令:“速派兩騎,去知會蕭王,讓他速速在後跟來!”
河灘之上,兩千七八百騎,其中,契丹人,奚人,少數達旦人,少數漢人,少數謨葛失人……
皆在上馬,甲胄在身,長槍腰刀,有些人也備有弓弩……
耶律大石更也上馬,二話不說,打馬就奔,這燕京城外的地形地貌,他太熟悉不過,他算得精準非常,那一部宋軍此時在哪裡,一會兒又會在哪裡,該在哪裡堵截。
良鄉城外,蘇武坐在大帳之中,一語不發,閉目養神,身旁諸多虞候與錄事參軍時不時來稟報一語,說著各部準備情況……
蘇武雙眼不睜,卻是氣息進出並不平靜均勻,便是心中正在翻江倒海,卻在努力平複。
勝負也好,前程也罷,乃至生死,在此一遭了。
宋人百來年的恐遼症,也在此一遭了,幾十年前,遼國隻是隨便在邊境調動一下軍隊,就能讓宋人歲幣翻倍,接受屈辱納貢之言。
一百多年之屈辱,宋人這恐遼之症,當真已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許也不僅僅是恐遼症,是恐外敵之症,恐戰爭之症,都得治!
蘇武身上已然著甲,手指輕輕敲打在膝蓋的甲片之上,發出叮叮的聲音,卻是口中莫名來一語:“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一旁有種師道,聽來一愣,便問:“蘇帥此乃何處之詩也?”
蘇武自己也愣,怎麼脫口而出是這句?便道:“易安居士之詩!”
種師道點點頭,便問:“易安居士好詩,男兒當如是也!蘇帥此時心中可是有亂念?”
蘇武點頭並不掩飾:“稍稍有亂!”
種師道其實懂得,甚至他的人生經驗裡,有許多次的感同身受,便也出言來慰:“局勢已然謀到這般大利之勢,一戰而已,戰必鼎定,蘇帥不必多憂。”
蘇武不接這話,而是說道:“此時,那耶律大石當是察知消息了,當是動了。”
種師道也算了算時間,點頭:“當是如此!”
卻看蘇武忽然雙眼一睜,身形好似彈起,目光向前,頭顱也正,腳步鏗鏘有力往外走去!
隻待出得大帳,營帳連綿,四處都是穿好甲胄聚在一起的士卒……
蘇武先把夾在腋下的鐵兜鍪往頭上戴去,再正了正,放下鐵遮麵,鐵縫之中隻露出兩隻銳利之目,再又接過親衛嶽哥兒遞來的一柄長槍,開口來喊:“擊鼓聚兵!”
咚咚咚的鼓聲,傳遍四野,良鄉城頭,無數雙眼睛往外來看,許是以為宋人是要進攻城池了。
卻看宋人營寨,大批馬隊在奔出,馬匹之數不止一萬,騎兵之數,更在六七千之多。
有那輕騎,一人兩馬,有那重騎,一人三馬。
呼呼啦啦,繞著良鄉城池,直往北去。
隨後,步卒也開始往外去,一隊一列,源源不斷在走,腳步並不飛奔,正常行軍速度,不知要出多少去。
卻是那大營之內,四周也還有那鐵甲軍漢在守衛。
如此,良鄉城頭上的遼人,反倒心下一鬆,不是攻城,不是攻城就好似如蒙大赦。
燕京城門,還在激戰,那郭藥師,前後看得不知多少次了。
城內的遼人,已然就衝進了甕城,城牆之上,左右而來的遼人,更是越打越近。
城外,久久不見援軍……
郭藥師心中悔恨不已,合該一開始就去求援的,此時援軍還不來,定是自己心懷僥幸,也是自大,隻以為當真隻要進了城門,便是萬事大吉,滿城之人,滿城之物,先劫掠一番,便是盆滿缽滿……
如今再悔,卻又能如何?
郭藥師心態終於崩了下來,口中喊出一語來:“兄弟們,先撤出城去,隻待援軍一來,打破城池不在話下!”
他還是要說這般話語去穩定軍心,便是郭藥師自己也知道,麾下這支人馬,唯有優勢之時,便是悍勇無當,一旦軍心稍稍一減,那真是……無以言說!
乃至軍心,也從來隻能用錢糧娘們來激。
此時局麵,再不主動退出去,全軍大崩潰必然就在眼前了。
許也隻有蘇武,早早料定是此般局麵,因為曆史如此,郭藥師之怨軍,襲破燕京城門,第一時間不是穩住陣腳與擴大戰果,而是去劫掠錢財女子……
這又怎麼可能打得破燕京城?隻能激著燕京城的百姓更加來反抗。
當然,這也不是郭藥師能控製得住的,而是這支軍隊從成軍開始,就是這個基因。
怨軍,從來不好用。
怨軍唯一給蘇武帶來的好處,那就是讓涿州城兵不血刃而下。
郭藥師軍令一出,那敗退之景,早已是爭先恐後。
遼人殺紅了眼,即便怨軍出城去了,也有不少人往外去追。
那蕭普賢女不得多久,就登上了城樓,竟也是她,第一時間下令:“城樓裡定然有鳴金之物,快快鳴金,讓眾人都回來,莫要追了,先把城門關上,再把諸多漢子分到城牆上去守衛,快!也著樞密院安排人造飯來吃!”
剛剛第一天當上貴妃的蕭普賢女,此時竟當真有將帥之姿。
左右之人,自也個個聽令,不說二話。
這邊,郭藥師在敗退,那邊,燕京城南,十二三裡之處,楊可世正也打馬奔來,心急如焚。
他已然不知多少次抬頭遠眺,隻想看到那燕京城的輪廓,此時,楊可世終於是隱隱約約之間看到了那座雄偉的燕京城池輪廓。
便是激動不已:“到了到了,兄弟們,燕京城到了,不世之功,就在今日,兄弟們,隨我去立功受賞!”
左右之騎,豈能不是如狼似虎,乃至嗷嗷在叫,鞭子抽打馬尻,越發用力,隻恨這馬屁是四條腿,而不是八條腿!
卻是忽然不知誰人一聲驚呼:“將軍,西邊……”
楊可世轉頭去看了一眼,當場一愣。
隻看得西邊轟轟隆隆不知多少騎來,轟隆之聲在本就吵雜的馬隊裡聽起來並不大,但那揚起來的北地煙塵,著實不小。
楊可世愣是愣了,但反應也快:“迎敵迎敵,兄弟們調馬往西,迎敵!”
這反應著實不慢,若是不趕緊把奔馳的方向調一下,隻待敵人側麵衝來,那後果不堪設想,隻當對頭衝去,才是迎敵。
眾人都在轉向,卻也有不少人起了幾分慌亂,著實是那邊越來越近的煙塵與轟鳴之聲,預示著敵人來騎當真不少。
楊可世便也不斷在呼:“兄弟們莫要驚慌,遼人早已一敗再敗,被人打得如喪家之犬,可見其戰力之弱,此時遼人早已是國破家亡,更是不談軍心,此遼人強弩之末也,隻管一戰就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