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在往南的福建和廣東兩地,便隻是暫時派遣了少量的部隊前去駐守。
也就是在長江沿岸,中央軍將會出動大約六個集團軍,約五十萬左右的兵力。
這麼一算來,解放全國的第一隻攔路虎,便是中央軍這集結起來的近兩百萬兵力。
如果現在單從兵力對比上,明顯是中央軍占據著優勢。
經過之前和小鬼子的一係列戰役,現如今八路軍的主力部隊維持在一百萬一十多萬左右,加上新四軍也隻有一百三四十萬左右。
想要完成全國解放的戰略目標,乃至維護國家的完整和安全,擴大兵力是必須的。
而現在,他們也完全有能力有資源去完成全軍擴充以及軍改。
經過一番討論,首先是隊伍的名稱被確定下來。
“華夏人民解放軍!”
人民解放軍的名稱,既符合戰略目標及方向,也符合他們最根本的訴求。
日後,隻要是團級及以上的部隊,在對外的稱呼上,都必須以人民解放軍為前綴。
列如華夏人民解放軍某某軍某某師某某團。
然後便是根據戰略戰術需求,將全軍劃分為四大野戰軍以及直屬中央指揮的近衛集團軍。
除去近衛集團軍外,四大野戰軍設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各一名。
四大野戰軍分彆為華北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以及華南野戰軍和華西野戰軍。
華北野戰軍將以129師為主進行組建,華東野戰軍將以115師為主進行組建,華西野戰軍將以120師為主進行組建,而華南野戰軍將以新四軍為主進行組建。
其他原各軍分區的部隊也將一一劃入四大野戰軍和中央近衛集團軍。
取消縱隊和旅級以及排一級的編製,改為軍級和師級編製。
正常狀態下,每個野戰軍之下常設五個兵團,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對兵團數量進行增減。
每個兵團下設三個軍,還有直屬各兵團的一支重炮師,至於裝甲坦克師,則會根據各兵團的作戰任務進行配置。
根據戰略要求,除去現在已經擁有的三支裝甲坦克師,中央還計劃組建十到十五支裝甲坦克師。
每個軍下設三支步兵師,並擁有各自的直屬炮團。
旅級和排級編製取消,每支步兵師直轄三個步兵團,每個步兵團標準編製為三千人。
加上師直屬部隊,一支步兵師的的兵力規模約為一萬一千左右。
這樣一來,一個軍的兵力將維持在三萬到四萬之間。
那麼每個兵團在滿編的狀態下,兵力規模最多將達到十二萬人左右。
一個野戰軍便是六十萬人的兵力規模,四大野戰軍全部滿編的話,就是兩百四十萬人左右的主力部隊。
還有中央直接指揮的近衛集團軍,包括現有的兩支航空師和一支雙航母艦隊,還有後續要繼續組建的六支航空師和兩支海軍艦隊在內,還會包含有五個軍的地麵作戰部隊。
其中李雲龍的獨立第七縱隊,在此次軍改後,便會改編為中央近衛集團軍下屬的近衛第二軍。
整個華夏人民解放軍正規軍總兵力,滿編狀態下將會達到三百萬左右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