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二百八十八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

第二百八十八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2 / 2)

李林甫為報兒子重傷、毀容之仇,讓親信一直留心對新安令的審訊。

一有情況,立刻向他彙報。

一時間,朝野的目光,都被李銙案吸引。

哪怕新科舉的熱度,也沒有李銙案這麼高。

因為李銙案與李瑄牽扯,朝野想知道李銙是否受賄賂,阻撓新法。

如果有,哪怕李瑄大義滅親,都會打擊到李瑄的聲望。

如果李瑄包庇,輕拿輕放,新法將沒有意義。

雖說李瑄避嫌,不參加禦史台的審理,但隻有李瑄釋放一絲信息,楊慎矜就會按照李瑄的意誌去做。

但李瑄沒有,他甚至不見楊慎矜,朝堂上不與楊慎矜說話。

除了去中書門下堂處理政務,就是到貢院看謄錄文吏們謄錄試卷的進度。

楊慎矜也隻能依法審辦。

李銙拒不承認自己受賄之事,因為李銙被押送回來的時候,金吾衛並沒有搜索到大量金銀珠寶。

捉賊捉贓。

蕭隱之彈劾李銙收受豪強巨量金銀珠寶,阻撓新法。

幾天審訊,沒有證據。

楊慎矜不能大刑伺候,他心裡想著李銙是不是被冤枉的?

但他覺得不對勁,蕭隱之等老狐狸信誓旦旦地彈劾,不太會自討苦吃。

鬨出這麼大動靜,最終以李銙無罪收場,蕭隱之就是誣告。

聖人震怒,蕭隱之必然官位不保。

“李郎中,新安令自說冤枉,其家資不像是受賄的跡象,你認為如何呢?”

次日下朝後,楊慎矜叫住李峴。

他知道李瑄頗為器重李峴,為李峴加了五個使職。

“大夫不要想著急於結束此案,派人去新安縣仔細查,一定會有線索。如果大夫拿不出證據證明新安令有罪,那些人一定會拿出關於新安令犯罪的證據。”

李峴向楊慎矜回答道。

他認為李銙八成犯罪,且篤定李林甫手中有李銙犯罪的證據。

李林甫沒拿出來,是等待楊慎矜結案。

如果楊慎矜宣告李銙無罪,李林甫展露證據,不僅楊慎矜會有免職的災難,李相也會顏麵掃地。

接下來的新法舉步維艱!

從始至終,這就是一個陰謀。

李峴大概推算出後,將之提醒楊慎矜,讓楊慎矜不要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李相遲遲未開口,是因為還要麵對親族的壓力。

楊慎矜明白李峴的意思,不再急於求成。

他派遣侍禦史王昌齡到新安縣,從百姓那裡,打聽李銙的為人,尋找關於李銙案的證據。

正如李峴所說。

自李銙被逮捕後,李瑄一直躲避親族。

李粹從上郡請假回長安,請求李適之能看在父親的份上,讓李銙安然無恙。

李粹不敢找李瑄。

他們這些地方官吏,最清楚李瑄的為人。

李瑄自任命趙奉章為吏部侍郎後,似乎眼中不揉沙子,一旦郡縣官吏考核不及格,會立刻被調往長安。

然後就再也回不去了。

對吏部的整飭,嚴於姚宋。

李粹見不到李銙,他住在宋國公府,多次請求李適之。

心軟之下的李適之,答應去問問李瑄。

李適之和李粹的關係是複雜的,不是普通的叔父與從子的關係。

李適之是李象的妾室所生,是李象老來得子。

但李適之的母親在生下他不久後就去世。

李適之九歲的時候,李象去世。

李適之也就由兄長李玼撫養成人,得以有門蔭入仕的機會。

而李玼就是李粹和李銙的父親。

彆看李適之和李粹是親叔侄,實際上兩人的年紀隻相差十歲。

李銙被押送到長安的第七日,李適之到天水王府。

李瑄黃昏回來的時候,裴靈溪告訴李瑄,父親正在後花園呢。

“父親!”

李瑄立刻到後花園見過李適之。

落日的餘暉下,父子二人坐在亭子中。

本來無話不談,但今日相談,卻有些拘謹。

李瑄立刻知道李適之是為李銙而來,遂主動開口:“父親可是為堂兄之事?”

“唉!本不該找七郎。為父明白七郎執宰的難處。然七郎也知道為父與你伯父的關係,不想讓兄長的後代蒙受冤屈!”

李適之歎了一口氣,向李瑄坦言道。

他早已不問政事,享天倫之樂,但李銙突然出事,讓他寢食難安。

自李銙到禦史台後,便沒有罪名傳出。

李適之心裡有一絲希望,是李林甫等為對付七郎,無故的冤枉。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堂兄若如鬆樹一樣筆直,如堅冰一樣晶瑩,就不怕他人說三道四。看結果吧,如果他被冤枉,我拿起律法的繩尺;如果他罪名屬實,我送他一具棺材,仁至義儘了……”

李瑄早已有自己的想法,他也知道李適之的難處。

年紀大了,也僅剩這些了。

所以李瑄的話,沒有那麼絕對。

當然,也表明他對犯法,阻撓新法的態度。


最新小说: 簽到完美世界:我的寶術自己修煉 妖女哪裡逃 寶可夢:從大嘴娃開始 神煌 重生後我靠空間門玩遍世界 守寡後,我逼瘋了滿朝文武去種田 長生贅仙:我在修真界開枝 侯府棄子的仵作手冊 獄魂殤 狀元郎的掌上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