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驪山頂部的李隆基和文武大臣,能清晰地看到兩處相隔不遠的鐵花,此起彼伏。
隨著時間推移,第三梯台,第四梯台,直至翠雲亭前,相繼點燃。
火花四濺,璀璨奪目。
在空中盛開的鐵花,千朵萬朵,一片花樹銀花照亮夜空。
這種美輪美奐令人驚心動魄,其美好勝過世間萬千繁華。
有時東風吹過,火星翩飛,又有神韻。
微風吹過楊玉環的長發,她絕世獨立,望著一層一層的火焰開花,眼中流露驚喜和陶醉。
這一朵朵火焰之花,仿佛開在她的心裡。
雖然每一朵綻放的時間很短,但在她眼眸中綻放的花火,像是永恒一般。
她嘴角微微上揚,那專注的神情,仿佛要將這短暫而絢麗的瞬間,永遠銘刻在心底。
相比於其他人,李瑄倒是沒有那麼稀奇,不論前世,還是今生,他都見過花火。
他巡視周圍,文武百官震驚於天空。
李隆基含笑撫摸胡須。
而楊玉環雙手輕輕地交疊在身前,那溫婉的姿態,仿佛與蒼穹美麗的花火,融為一體。
那不斷閃爍的花火,映襯著她絕美的臉龐,顯得姿態無雙,不禁讓李瑄多看一眼。
李瑄想來此時在綠閣旁的裴靈溪、長離她們,也是如此般的美麗。
而楊玉環突然醒悟,她第一時間看向李瑄的時候,突然發現李瑄盯著她。
一瞬間臉龐紅了,心動比花火還快。
而李瑄也趕緊錯開目光。
楊玉環更加心虛,她突然拍著手,像小女孩一樣雀躍。
李隆基感覺到旁邊楊玉環的動靜,下意識看一眼。
他以為楊玉環因看到花火,激動得臉紅。
看楊玉環難得這麼高興,李隆基更加開心,眼角的皺紋再也無法掩飾。
天空的鐵花還在不斷變化,有時如旋轉的花舞,有的時候如牡丹綻放,有的時候如金色瀑布,傾灑人間……
華清宮中的宮女官宦,事實上看得更清楚,她們不自覺放下手頭工作,看向那驪山……
鐵花整整持續一個半時辰,從下到上,依次熄滅……
原本準備的,就是下方的熔爐最多。
最上方隻有一個熔爐。
一個半時辰,下方已經輪換兩波人。
再好看的花火,看多了也會膩。
今夜上元,綻放已經足夠。
圓月清冷,但花火讓李隆基和文武大臣全身溫暖,感受不到寒冷。
“啟奏聖人,花火已經結束,聖人儘興否?”
李瑄向李隆基一拜後,向他詢問道。
“儘興!儘興!七郎此何為也?”
李隆基撫掌大讚,向李瑄詢問。
“聖人請到翠雲亭前的場地一觀!”
李瑄向李隆基邀請到。
李隆基迫不及待要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就跟著李瑄來到熔爐旁。
李瑄指著熔爐和花棚,以及器具,向李隆基和楊玉環解釋打鐵花的原理。
原本隻是道家驅魔辟邪的小手段,大膽改進一下,竟有如今的蔚為壯觀。
李隆基被李瑄的奇思妙想所震撼。
“先前星火如瀑,爾等是否被燙傷?”
李隆基又問負責打鐵花的金吾衛。
“回聖人,隻要技巧好,將鐵液全部放飛高空,並不會被燙傷。若是夏日,我們可赤裸上身打鐵花……”
一名金吾衛的回答驚人。
但此刻李隆基不得不信。
這翠雲亭前他看得清楚,這些金吾衛士兵一直沐浴在火光之中。
“鐵花之美,如星河倒傾,此應讓長安的百姓也看看啊!”
李隆基拍著手說道。
他有這種想法,是想讓長安的無數百姓,承聖君的恩情。
讓外國使節和西域胡商看到大唐的繁華。
這是一種炫耀的心思。
“明年上元節,聖人擺駕回長安城。長安曲江的花燈,與鐵花一起,天上都比不過。”
李瑄笑著向李隆基回答道。
“是極,是極……”
“七郎上元夜甚合我意,我要賞賜七郎錦緞五千匹……”
李隆基認同,明年他一定回長安過元正。
他也因為此上元夜的布置,對李瑄大賞。
“臣拜謝聖人……”
李瑄拱手謝恩。
李隆基賞賜,他一向不猶豫地收下。
錦緞就是最華美的進貢蜀錦,價值不菲。
文武百官方醒悟後,心思各異。
李林甫沉默不語。
李瑄的腦袋讓他看不懂,想起之前的嘲笑,此時他隻想快點離開。
而李瑄的親信更讚歎於李瑄的智慧,他們通過了解。
這花火是用鐵水綻放,看似華麗,轉瞬即逝。
但實際上花費不大。
在曲中求直,省了無數錢財。
這種敬佩之心,漸漸深入骨髓,今後會有一批文武官吏,將李瑄的話奉為圭臬,將李瑄的行為看成大道,最終成為李瑄的鐵杆支持者,堅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