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沒有懷疑李瑄話語的真實性,因為他們大食也有這種傳統。
“我今日來,是想與唐國休戰,兩國互使,再締和好。”
阿林·伊布拉這才說出來大唐的目的。
“你們先是欺淩我大唐在河中的附屬國,又侵略我大唐安西都護府。失敗就來求和,有這樣的道理嗎?”
李瑄嗤笑一聲,反問道。
表麵上,好像確實是這樣。
李瑄利用了大食東擴的野心。
“我遠征軍已經全軍覆沒,怛羅斯城外,又死傷慘重。戰爭有些誤會,我大食真誠悔過。”
阿林·伊布拉低下頭顱,他的心裡非常憋屈。
為了最終的勝利,讓他乾什麼都願意。
“既有悔意,為何還有騎兵布置在缽息德城,又屢屢靠近我軍的營寨?”
李瑄向阿林·伊布拉質問道。
“我軍騎兵到來,隻為自保而已。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大唐的對手。”
阿林·伊布拉自貶道。
“那我就給你們一個機會。限你們三天內,離開薩末鞬城,然後撤出河中。”
李瑄誓要將此戰進行下去,他已經猜到大食在想什麼了。
“我大食在數十年前,就已經占領河中,河中理應為我大食的領土。不過總督答應將藥殺水以北的領土讓給大唐。”
阿林·伊布拉感受到李瑄的強勢,用平和的語氣說道。
“以前是白衣大食,現在是黑衣大食。不能混為一談!”
李瑄淡淡地說道。
“我們同樣的信仰,是一個國度。”
阿林·伊布拉回應李瑄。
“既然如此,我們就一較長短吧!”
李瑄冷哼一聲。
大食做什麼夢呢?
大唐已經渡過藥殺水,怎麼可能再退回去。
藥殺水和烏滸水之間,才是河中的核心,也是最富饒的地帶。
“絲綢,茶葉,瓷器,人們認為大唐是偉大的國家,天將軍不肯休戰,使絲綢之路重啟,天下諸國又將怎麼看待呢?”
阿林·伊布拉知道不可能談攏,但他還在爭取。
“大食入侵他國,強令信教。所以河中才會屢屢反抗。這個地方不是你們能來的。”
勝者為王,大唐隻需要在河中戰勝大食,就能帶來巨大的收益。
“敢問天將軍,如何才能休戰?”
阿林·伊布拉貌似憤怒地向李瑄詢問,像是要雙方各退一步,重新劃分勢力範圍。
“我的要求已經告訴你!做不到就開戰!”
李瑄不客氣地說道,沒有商量的餘地。
還是之前的話,大食徹底退出河中。
“茲事體大,我們總督無法做主。需要向哈裡發請示。我們雙方可暫時停止戰鬥,以薩末鞬城為界,互不逾越,待哈裡發的旨意到來,我們再做言談。”
阿林·伊布拉深吸一口氣,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
“可以!我也不是好戰的人,能和平解決最好,不過你們隻有這一次機會!”
李瑄猶豫良久後,點了點頭。
他在等經略軍和長城軍。
大食在等敘利亞地區的步兵,雙方都有目的。
李瑄相信他的精銳騎兵一定更快到來。
阿林·伊布拉非常意外,他疑惑強勢的李瑄,竟輕易的答應他們的要求。
這意味著兩國暫且休戰。
難道李瑄不知道他們的援軍到來嗎?
阿林·伊布拉準備的其他措辭,頓時卡在嗓子眼,無法吐出來。
現在已經停戰,再說那些話,不太合適。
“我們總督非常敬佩天將軍,希望有一天,能與您見麵。”
阿林·伊布拉向李瑄說到。
他這句話遮遮掩掩,因為呼羅珊總督想以勝利的姿態,見到天將軍。
最好俘虜李瑄!
“呼羅珊總督以奴隸出身,竟為開國功臣,我也仰慕已久。隻要你們退出河中,我會和呼羅珊總督締結友好!”
李瑄回應一聲,話語中也有深意。
曆史上的怛羅斯之戰後,呼羅珊總督絕對還有東擴之心。
平時數年,十數年出使一次大唐,但在怛羅斯之戰以後的幾年裡,他們年年派遣使者入唐,有打探大唐虛實的嫌疑。
然天不遂人願。
曆史上的艾布·穆斯林是在明年死去,艾布·阿拔斯剛死不久,新君要按照流程清算開國功臣。呼羅珊總督縱有雄心壯誌,也免不了“兔死狗烹”的結局。
否則,安西軍和西域諸國勤王的時候,呼羅珊總督不會放過安史之亂的機會。
又與阿林·伊布拉虛以委蛇幾句,李瑄令人送客。
阿林·伊布拉離開的時候,左顧右看,悄悄觀察唐軍的營壘。
那一隊隊的步兵,身披鐵甲,那戰袍上還有血跡,肅殺之氣讓阿林·伊布拉心悸。
他騎在馬上,看到營寨朦朧,奔馳的戰馬如風。
太多了,他一個人,很難有計量。
有一點阿林·伊布拉可以確定,唐軍在怛羅斯之戰死傷的兵馬,比他想象中的要少。
還有李瑄突然轉變的態度,令阿林·伊布拉捉摸不透。
回去見到呼羅珊總督和大埃米爾以後,阿林·伊布拉將自己見李瑄到經過告訴他們。
敘利亞步兵還需要半個月左右,才能到達薩末鞬城。
呼羅珊總督認為李瑄是故意讓他們麻痹大意,最近這幾日,會突然襲擊他們。
大埃米爾覺得有道理,讓探馬注意唐軍的動靜。
他麾下的騎兵枕戈待旦,隨時準備與唐軍戰鬥。
經過這幾日的較量,大埃米爾明白大唐騎兵的戰鬥力非常強。
小規模戰鬥,難以發揮他們甲騎具裝的威力。
一連數日,唐軍雖不再派探馬過薩末鞬城,但在大埃米爾的命令下,大食騎兵緊繃精神,害怕唐軍突然襲擊。
援軍越來越近,大食騎兵也得以放鬆心情。
但呼羅珊總督卻覺得不對勁,阿林·伊布拉向他訴說李瑄的強勢,再加上詭計多端,怎麼可能輕易休戰?
可唐軍一直等待是為了什麼?
難道唐軍也有援軍?
唐軍調兵遣將和大食調兵不是一個概念。
調兵速度肯定不如大食!
呼羅珊總督不知道的是,大唐精銳騎兵早就到達戰場,隻是作為旁觀者。
河中地區陰雲密布,諸國都在等待這一次碰撞。
大唐帝國和大食帝國,都想成為河中的統治者。
昭武故地堅定不移地站在天將軍身邊。
吐火羅諸國首鼠兩端,哪怕他們有兵馬在李瑄手中,也對大食留有餘地。
殊不知,李瑄早就準備清洗吐火羅諸國。
因為他召吐火羅諸國在他麾下的將領,承諾他們成為新的國王。
吐火羅諸國的貴族和王室有的已經信仰大食教,李瑄不喜歡。
在這種氣氛下,車神塞率領經略軍、長城軍,到達波悉山。
準備繞過那密水的時候,兵馬一分為二。
由張興率領陌刀軍,強弩手,重甲兵,一人四馬,繼續迂回到南麵,堵截要道。
由於大食的探馬太多,大唐的兵馬到達大食百裡內,必然會被發現。
李瑄也開始誓師出發!
他正式開始對大食近衛騎兵進行圍殲!
命令下後,安西軍、北庭軍的騎兵全部出動。
葛邏祿、突騎施諸部、安西諸國聯軍、河中聯軍的騎兵跟隨。
共四萬五千騎兵,早已準備好,分八個方陣,浩浩蕩蕩地南下。
同時,李瑄令其餘步兵在程千裡的率領下拔營起寨,南下包圍薩末鞬城。
還未到薩末鞬城,大食的探馬就大唐到唐軍出動的消息……
唐軍騎兵突然來襲,使呼羅珊總督和大埃米爾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