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波斯詩人為天將軍歌功頌德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三百四十八章 波斯詩人為天將軍歌功頌德

第三百四十八章 波斯詩人為天將軍歌功頌德(2 / 2)

哪怕是後世,都充斥著種族歧視,李瑄不覺得自己狹隘。

“天將軍占領木鹿城,該怎麼處理我們的國家?”

阿費夫沒有回避這個問題。

作為波斯文人的領袖,這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會不會像是曾經總督哈賈吉·本·優素福那樣,派遣侄子東征天竺,在大戰勝利後,大肆屠殺異教徒。

現在是呼羅珊行省最黑暗的時刻,曆史從未有這一刻黑暗。

“當年大食人用殘暴的方式,統治了波斯人,我來助你們脫離苦海。你們的國王已經回來,今後沒有大食帝國,隻有波斯王國。”

李瑄淡淡地向阿費夫說道。

“那是很早的事情了,百姓們已經不記得埃蘭了!”

聽到李瑄說複國波斯王國,阿費夫臉色一變。

他知道薩珊王朝再現,意味著與大食帝國全麵的對抗。

薩珊王朝的疆域,絕不僅限於呼羅珊行省,一定拚命的向西擴張,隻有地中海,才能擋住腳步。

而大食帝國也會針鋒相對,從四大哈裡發時期開始,大食帝國離不開呼羅珊地區的富庶。

“最起碼,閣下還記得埃蘭。埃蘭有更自由的信仰,有比大食更輕的賦稅,在大唐的庇佑下,脫離野蠻的統治,讓百姓真正的休養生息。”

李瑄向阿費夫回答道。

薩珊波斯在的時候,薩珊王朝的居民稱自己的國家為埃蘭沙赫爾,或者埃蘭。

埃蘭是一個印記,是波斯人最後的輝煌,將浪漫且有藝術的波斯文化發展到巔峰,連羅馬文化與之相比,都相形見絀。

李瑄認為,波斯人一旦恢複埃蘭的記憶,拾起聖教的火焰,意味著複國的成功。

“那樣代表著刀兵不休,你們不會這麼好心的。”

阿費夫搖了搖頭說道,他一時間糾結,矛盾,難以認同。

他受呼羅珊總督的影響很大,但同時,書生意氣的思想,也渴望波斯人再現輝煌。

“我們華夏人最重視承諾,我們有先人留下一諾千金,一言九鼎的典故。數十年前,我們答應卑路斯幫助他複國,但終究未能實現。俾路斯、泥涅師兩代人流亡在外,病逝於長安。現在隻能由薩珊王朝最後的正統血脈普尚來繼承,不要小看我們的決心。”

李瑄緩緩說道:“有我在,會幫助薩珊波斯,碾碎一切敵人。”

阿費夫聽到翻譯的話後默然,他從古籍上了解過古老的東方國度,古籍上,稱其為“秦”,稱長安為“胡姆丹”。

那裡的居民遍布在繁華之地,擁有數千座城市。而作為秦都城的胡姆丹,城牆高聳入雲,街市繁華富庶,城中滿是花園。

流浪的王子,在那裡亡故,難以理解是惜是撼。

越是自命不凡的文人,越是充滿情懷。

他也同情過卑路斯的遭遇,也為國破家亡惋惜。

“呼羅珊總督認錯了方向,你們波斯人雖事大食,但像是你們曾經薩珊王朝的國王巴赫拉姆·古爾一樣,知錯能改,完成國家複興大業,不失為千古美談!”

李瑄向阿費夫說道。

“你知道巴赫拉姆五世?”

阿費夫對李瑄的話十分意外,他對大唐可以說一無所知。

而李瑄卻知道薩珊王朝的國王,甚至還知道巴赫拉姆五世知錯能改的事跡。

“當然知道,他有野驢的稱號,是薩珊王朝勇猛,優秀的君主。我非常敬佩。”

李瑄向阿費夫回答道。

巴赫拉姆五世可是後世最廣為人知的波斯君主,無數神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

巴赫拉姆五世在二十歲的時候,繼承王位,但他將國家大事,交給拉斯特,自己沉迷於打獵。

這種故事下,很明顯拉斯特要壞事了,他利用自己的職務,大肆斂財,隻報喜不報憂,蒙混紙醉金迷的巴赫拉姆五世。

最後故事也很經典,巴赫拉姆五世因為某種奇特的事情,幡然醒悟,將拉斯特殺死,掌握國家朝政,文治武功。

那個時代距今雖有三百年,但至今還令波斯文人們懷念。

寫巴赫拉姆五世的詩歌非常多,阿費夫就是其中的作者之一。

“天將軍是博才的人。”

阿費夫感歎,他不得不承認眼前這個比呼羅珊總督還年輕的男子,是一個可怕的人。

他回過神來,主動向李瑄問道:“天將軍叫我來,應不隻是呼羅珊總督的問題吧?讓我聽聽你的弦外之音。”

關於呼羅珊總督的事情,其他官吏應該早就告訴李瑄了,他知道李瑄召他這個文人領袖來,一定彆有原因。

“據說你是波斯文人中的翹楚,聲望巨大。號召那些波斯文人來木鹿城,承認薩珊波斯的建立,並舉起屬於心中的火把,大食教已經遠去,安拉也被我們的神靈打敗。天空和大地,屬於我們的顏色,我們代表著正義與使命!”

李瑄微微一笑,終於說出自己的目的。

和草原上那些部落,山壑之間的小國不同,波斯人有自己的文明,且異常輝煌。

征服這個國家,先征服他們的文人。

最好讓一些文人為他寫詩歌,為他歌功頌德。

讓他的聲望,通過詩歌,在百姓口中傳唱。

“您應該知道,我與呼羅珊總督相交莫逆!”

阿費夫答非所問,直盯盯地望向李瑄。

意指李瑄逼死他的好友!

“我與呼羅珊總督為自己的國家而戰,我私下可以是他的好友,戰場之上,你死我活。哪怕不論對錯,當大食的士卒踏上大唐的疆土,我們就是宿命的死敵。我曾寫過詩歌,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玉門關是安西入河西走廊的門戶,我沒有死在安西,就注定我踏在這裡!”

“我沒有害死呼羅珊總督,是他自己害死自己!”

“大食帝國剛經過改朝換代,元氣未恢複,各地總督聽調不聽宣,現又河中大敗,已經難有力量與我抗衡。你們支持波斯王國在呼羅珊地區的建立,才是真想為百姓考慮。”

“我手中有上萬名波斯人俘虜,如果你們同意,我就釋放這一萬名冒犯大唐的俘虜與他們的家人團聚。”

“敢問什麼樣的神靈,能一念之間,能讓一萬人複生,數萬父母、妻子、孩子得到家人團聚呢?”

“他們祈禱的安拉,應該也不能吧!功德無量,應該也是這麼形容的!”

李瑄用一種雄辯的語氣,向阿費夫說道。

從碎葉水之戰,到烏滸水之戰,唐軍俘虜八萬餘人。

其中大食人、呼羅珊人居多,另外還有一些其他行省的民族。

狹義上的呼羅珊人,是定居在呼羅珊地區的大食人。

釋放其中的一萬波斯俘虜,他並沒有什麼損失。

剩下七萬俘虜,足夠他的發展計劃。

反而會奠定他在波斯人中的威望,給詩人歌功頌德的理由。

文學,是可以把邪惡美化成神聖的。

用自圓其說的邏輯,用偷換概念,文學騙術,為反派增加個人魅力,從而讓讀者產生認同感。

更何況李瑄不認為自己邪惡如深淵中的惡魔。

“我可以幫助!但我無法主導其他文人的意見。”

阿費夫是冷靜的人,思慮良久後,同意李瑄的話。

李瑄前麵的話,隻是讓他感觸。

而釋放上萬被俘虜的波斯男子回去,卻讓他產生激動。

百無一用是書生,波斯也有類似的話。

如果他們能讓上萬波斯兒郎歸來,確實是無量的功績。

“靜候佳音了!我非常尊敬文人,藝術和思想沒有國界,今晚我要在總督府宴會,木鹿城的文人都可以參加!”

李瑄向阿費夫說道。

阿費夫向李瑄行一波斯禮後,退出李瑄所在的殿堂。

恍惚間,他又看了一眼門前。

曾經的呼羅珊總督,在這個殿堂中處理公務。

現卻換了新的主人!

他不知自己是怎麼了,被李瑄召來前,他想要去觸怒天將軍,哪怕血濺三尺,也在所不惜。

但李瑄溫文爾雅,說話比呼羅珊總督更有氣度,人們口中神勇凶殘的天將軍,竟然是這樣。

或許真如天將軍所說,他也是文人。

而呼羅珊總督自己害了自己!

宗教,如果真能控製百姓,他們也不會反對白衣大食的哈裡發了。

而且大食教在呼羅珊地區植根太淺,那些貴族,還是在呼羅珊總督的勸說下,信奉大食教。

至於信奉的是權力,還是宗教。李瑄已經給出答案。

那些呼羅珊貴族,向李瑄臣服,哪怕是大食人也不例外。

阿費夫又看到之前的翻譯與他同行,請教道:“能和您一起學習唐人的語言嗎?”

“樂意效勞!”

這名翻譯笑著回答道,他是中亞西曹國的官吏,精通粟特語、波斯語、漢語。

當天晚上,李瑄犒賞三軍,將貴族獻出的肥羊和葡萄美酒,賞賜給隨軍而來的安西北庭軍、葛邏祿、突騎施等部。

同時,李瑄又在總督府設宴。

參宴的有呼羅珊地區貴族、呼羅珊文人,以及李瑄麾下的僚屬、將領。

與李瑄一同的,還有大唐親封的波斯王普尚。

回到木鹿城,曾經波斯帝國的重鎮,使普尚如夢如幻。

這是他祖父、父親,魂牽夢繞的地方。

似乎薩珊王朝的光複,隻有一步之遙。

普尚本以為他要和先祖那樣,蹉跎一生,已經不記得自己還是王室的後代。

天將軍幫助他實現這一切。

普尚也有自知之明,他沒有治理國家的經驗,沒有統帥千軍萬馬的才乾。

薩珊王朝的光複,道阻且長,還需要天將軍傾力支持。

哪怕薩珊王朝成立,統治呼羅珊地區,也要仰仗天將軍,幫助他們抵抗大食帝國。

而天將軍的神威,刻入他的靈魂深處,永遠也不可冒犯。


最新小说: 海洋求生,穿書後我靠係統當大佬 驚!絕美獸夫們每天都在爭寵求愛 我!元嬰期!被召到異界當魔王? 江湖迷蹤 誰在雨中等你 嫁給喻先生 什麼!穿越到大召國賣肉! 我的東莞姐姐 帝心不經撩,她踩著白月光上位 海賊:我於頂上繼承白團